楊開煌》國共尋找和平的可能

國共論壇始於2006年,是連戰2005年破冰之旅後,由國共兩黨牽頭舉辦的大規模論壇,最初名爲「兩岸經貿論壇」,2007年固定正式名稱爲「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回顧國共論壇第1階段,國民黨是在野第一大黨,論壇對兩岸關係發揮「點明燈,立期待」的作用;第2階段在國民黨全面執政時期,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關係得到突破性的發展。因種種因素,國共論壇變成兩岸領導人的傳話管道,「傳話功能」爲馬英九的第2任開啓兩岸政治互動、互信的基礎,但也因民進黨的文宣攻擊被妖魔化。

大陸方面同意今年續開國共論壇,透露了3項訊號。

首先,代表對臺灣方面任何堅持以「九二共識」爲兩岸關係定位的政治人物、地方政府及政黨都給予支持、接觸和互動。所以從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到邀請臺灣藍營8縣市首長登陸,再到國共「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大陸方面清楚地傳達了兩岸只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才能和平的政治訊號。

其次是代表了大陸方面對日後臺灣政治生態發展的客觀評估。現階段兩岸關係明顯倒退,兩岸不時出現緊張狀況,社會民意也有對抗跡象,和平現狀脆弱,所以陸委會必須發出正式新聞稿去否認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許宗力所說的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論調,是他個人的見解。

在此情況下,看看大陸的民衆對臺灣問題的心態變化,大陸精英對臺灣政局前景的研判,在在都在質疑着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現實意義,大陸方面恰恰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關鍵性的議題。應該說,此次國共論壇議題的設計就是爲了重新理性化、科學化地認識當前兩岸關係,冷靜處理兩岸變局的論壇,其重要性不在於上述的第1次,而在於重新評估日後一段時間臺灣政治生態發展的趨勢。

第三,「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的召開代表大陸方面超越國民黨內部的矛盾。從太陽花學運之後,國民黨內部鬥爭不斷,而且完全是「當面不出口,背後下重手」的派系之爭,缺乏「大局意識」的個人利益之爭,按理而言,與這樣的政黨打交道不是沒有風險的,然而大陸方面從戰略格局出發,爲大陸發展設想,從民族利益計算,依然同意舉辦國共論壇,爲兩岸關係尋找和平的可能。從此一意義來看,即將召開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對兩岸而言,都是一次兩岸和平的教育。

(作者爲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