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繡球繡出“浪漫產業”
在廣西靖西市新靖鎮舊州街,隨處可見居民在家門口製作繡球。靖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在一代代繡孃的手中傳承發展,如今已成爲傳播壯鄉文化、助力居民增收的“浪漫產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攝
10月6日,香港沙田鄉事委員會的講堂內擠滿了人,原本只允許100人報名參加的學習製作繡球活動,硬生生超出了幾十人。這些人正聚精會神地看着臺上的靖西繡球非遺傳承人、靖西繡球形象代言人王秀芬講述廣西的繡球文化並示範繡球製作,隨後,現場的羣衆拿起工具,製作屬於自己的繡球。
王秀芬告訴記者,這次國慶節她受邀來到香港,參加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繡球工作坊”暨新界傳統文化展覽活動,到當地社區、高中、初中等地,爲羣衆講述廣西的繡球文化,每天要跑三四場,場場“超員”。
在王秀芬前往香港展現靖西繡球非遺文化魅力的同時,廣西靖西市舊州街也在國慶節舉辦了多場繡球製作活動。鮮豔的布料、結實的絲線、飄逸的綢帶,一個個零件被擺在街邊的桌上。現場的遊客來到這裡,就可以在本地繡球製作者的指導下親自制作繡球,與靖西繡球文化來一場“對話”。
十一長假期間,走進位於中越邊境小城靖西市的新靖鎮舊州街,家家戶戶縫製繡球的場景讓遊客過目難忘。舊州街黨支部書記趙斌介紹,舊州街道500多戶居民,下至幾歲的娃娃、上至七十幾歲的老人大多會製作繡球。天氣晴朗時,這些或年輕或年長的繡娘就會從屋裡出來,坐在自家門口,藉着陽光,拿起針線縫製繡球。放眼望去,街邊盡是針線交織的巧手,和飄蕩在風中的彩色絲帶,共同編織出靖西獨有的“浪漫產業”。
繡球製作技藝的傳承危機
“我曾經很擔心有一天,這麼美的繡球不再有人制作,工藝也隨之失傳。”趙斌說。
據記載,靖西繡球已有800多年曆史。相傳在遠古時候,繡球還不是繡球,是用來拋射獵物的狩獵工具,後來才漸漸演變成男女傳情的信物。靖西繡球一般由12瓣組成,每瓣繡上不同形狀和色彩的圖案,在表達美好情誼之外,還象徵着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團結一心。
繡球製作的工藝一般在家庭裡傳承,老傳少,大傳小,因此靖西常常有一家四世同堂,每一代人都會製作繡球的情景。然而,即使是有800多年曆史、家家同織、代代相傳的繡球製作工藝,也曾差點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滅。
“大約20年前,沿海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全國各地的勞動力都涌向北上廣等地務工。廣西的青壯年也在其列,奔往鄰近的廣東。”趙斌說。
繡球的製作極其複雜,既需要技巧來穿針引線,還需要用力量去按合。需要漿布製版、裁剪繡片、繪畫圖案、手工繡花、內襯製作、填充縫合、串珠製作、組合成型8個步驟。一個普通的繡娘用傳統工藝一天時間只能做一兩個。當時一個繡球在市場上價值十幾元,就算做兩個,也只能收入二三十元,而去廣東務工,一天收入能到100元。
務工的收入高於製作繡球的收入,繡娘大量流失,人們也不再重視繡球製作的手藝傳承,曾經家家戶戶都會的手藝,甚至出現了年輕人只認識繡球卻不會製作的情況。
“年輕人不願意學,我們想教也沒有用。”靖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肖琴說,當時願意學習做繡球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她心裡着急卻沒什麼好的辦法。
繡球產業緣何能駛上“快車道”
“這麼好的手藝,怎麼沒人重視呢?”2009年,山東姑娘王秀芬跟着在工礦企業工作的丈夫來到靖西,在舊州古鎮景區遊玩時,被繡球的美深深吸引。瞭解到當地的年輕人很多都不願意學習製作繡球時,她覺得太遺憾了。
王秀芬不忍心繡球技藝失傳,她花了3年時間,拜訪了靖西大街小巷和偏遠山村的100多位繡娘,學習靖西繡球的製作工藝和背後的文化。和繡球接觸越深,王秀芬越來越感覺到保護繡球工藝傳承的迫切性。
“人們有權利追求高收入,年輕人不做繡球不是因爲繡球不好,而是因爲繡球的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王秀芬說,她在當地接觸到的繡娘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沒有年輕的血液注入,繡球工藝遲早會衰亡。
爲了讓人們參與到繡球製作之中、壯大繡球產業,就要想辦法提高繡球行業的收入。爲此,王秀芬創辦了靖西繡蘊坊繡球文化有限公司,將繡球上架到電商平臺,讓非遺繡球走向網絡市場的同時,她結合自己學習到的繡球製作技藝,改良創新工藝,並傳授給當地的繡娘。
繡娘羅瑞鮮從2007年上小學時就開始學做繡球,但迫於生計,她也曾遠赴廣東去電子廠打工,2015年,爲了照顧孩子,她回到家鄉舊州。在繡蘊坊學習新的製作技藝後,原本一天只能做兩到三個的純手工繡球,如今她一天能做10個左右。
記者在繡蘊坊採訪時瞭解到,像羅瑞鮮這樣的繡娘還有15人,她們會根據顧客的訂單需求,製作出繡球樣品,再前往各個村屯對居家就業的繡娘進行業務培訓,並對這些繡娘做好的繡球進行檢驗把關。
“她們做繡球,我們收購。她們做不好,我們教。”王秀芬告訴記者,10多年來,繡蘊坊開展繡球製作義務培訓2000多場,培訓繡娘兩萬多人次,帶動20多個村屯680多位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年人均額外增收1萬多元,“讓老鄉們實現‘揹着娃、繡着花、養着老、顧着家’”。
隨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外地回鄉做起繡娘,繡蘊坊的繡球製作者逐漸從五六十歲變成四十來歲,又變成如今的三十歲左右。
除了王秀芬這樣的繡球愛好者從民間發力外,靖西市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拓展繡球市場。近年來,靖西市致力於傳承發展壯族繡球製作技藝,2013年,廣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和壯族拋繡球習俗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4年起,靖西市舉辦了5屆“七夕繡球節”,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將舊州街建成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示範基地。通過深入實施文化旅遊聯創工程,申報“廣西繡球之鄉”“中國繡球之鄉”等方式,如今靖西市的繡球產業發展已經駛上了“快車道”。
爲繡球產業賦予青春活力
有了市場,有了就業,繡球又“活”過來了。這個曾經陪伴了幾十代靖西人的小球,這個曾見證過無數靖西人婚嫁幸福的小球,在經過短暫的沉寂後,又以另一種姿態回到了靖西人的生活中,帶給靖西人更多的幸福。
“但只是把市場做大,沒有創新,這樣的火熱也不會長久。”王秀芬說,爲了讓老繡球趕上時代的潮流,還要在繡球裡融入新鮮的元素。
爲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王秀芬在傳統的鮮豔色彩之外,使用國際流行的莫蘭迪色系對繡球進行上色;將繡球改造成鑰匙扣、書包掛件等飾品,使之可以應用到更多的生活場景中;把繡球和壯錦等元素融合,推出體育文化、遊戲文化、企業文化等主題的新款繡球。
慢慢地,繡球從老舊的傳統手工藝品,搖身一變成爲年輕人喜歡的潮流佩飾。繡球的“愛情信物”屬性也慢慢演變,成爲人們互相表達祝福的禮物。
此外,隨着繡球市場的擴大,公司下訂單、繡娘在家制作的生產流程已經慢慢跟不上節奏,王秀芬引入並改進了全自動繡花機、全自動激光裁切機等設備,用機械化、智能化提高繡球的生產效率。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除了喜歡上買繡球之外,還喜歡上了做繡球。23歲的樑煒瑩是廣西梧州人,在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旅遊管理專業就讀,2022年她在寫關於手工技藝類非遺的畢業論文時進行田野調查,來到靖西后她發現自己對繡球很感興趣。就在畢業後跟隨男友留在靖西,加入繡球製作行業。
“一開始我聽說有繡娘能堅持幾十年做繡球,我就覺得繡球肯定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就回到靖西。我自己做起來才發現做繡球真的很難,一天只能做一個,還經常被針扎破手。”樑煒瑩說,製作繡球就像挑戰自我去完成一個藝術品,當成功做出一個繡球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值得。
像樑煒瑩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現在都不用我去追着年輕人求他們學做繡球了,好多外地的年輕人都來到靖西,跟我學做繡球”。82歲的非遺傳承人,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中華巧女”稱號的黃肖琴老人告訴記者,隨着繡球文化聲名遠播,經常有人慕名而來向她拜師學藝,甚至收過廣州、遼寧來的徒弟,她的兒媳婦趙金玉在她的指導下成長爲靖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今年暑假期間,趙金玉上小學的外甥孫女也專程上門學習繡球製作技藝,非遺文化就這樣在一代代人手中接力傳承。
據介紹,今年1月至8月中旬,舊州接待遊客數量超19萬人次,旅遊收入285萬元。2023年靖西市接待遊客超過9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94.9億元,生產繡球約50萬個,產值2000餘萬元。靖西繡球在銷往全國各地的同時,還出口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等國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江暢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