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園區專題報導三 西南門戶 邊陲明珠-防城港
大陸第一家京族博物館
東興既沿邊、沿江又沿海,是中國陸地邊境線起點、海岸線終點的交匯城市,“靠海吃海”,天然的沿海生態環境使得這裡誕生了中國唯一的海洋少數民族——京族。這裡是京族唯一聚居地,也是北部灣海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魚自然成了他們主要的經濟活動。
京族博物館位於防城港市東興,根據京族傳統民居建築1:1復原,體現了京族居住習俗和傳統建築工藝。這是大陸第一家集中展示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的博物館。 在博物館復原的景貌之中,成堆成掛地擺放着各式漁具。
獨絃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樂器結構簡單,但所奏樂曲音調豐富,單色優美是獨絃琴的最大特色,演奏時,用一根小竹片撥絃線,彈出的聲音娓娓動聽。
京族博物館門前京族雕塑
僑批館:讓“世界記憶”在此延續
東興市的僑批館,還原了原僑批會館的面貌,是一個歷史文化展覽館。僑批指海外親戚寄回家鄉的匯款,一般附有家書。僑批從清朝就有了,日本侵略東南亞期間,僑批斷絕,令在東南亞各地逾百萬僑眷瀕臨絕境,一時無法度生,在戰亂和饑荒中,幸而潮汕僑眷開通了“東興僑批路”,即現在的建設街,這條蜿蜒曲折的生命線,就是“東興僑批路”。它拯救了戰亂和饑荒中苦苦掙扎的潮汕僑眷。抗日戰爭勝利後,東興僑批路退出了歷史舞臺。
僑批館
歷史的見證者-大清國一號界碑位
大清國一號界碑位於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起點標誌,從東興市竹山村的北侖河口到丹東市的鴨綠江口,全長18400多千米。這塊因長年日曬雨淋而益顯滄桑的巨石,就以這樣崛強的方式屹立着。界碑正面,寫着“大清國欽州界·知州李受彤書·光緒十六年二月立,”塗着紅漆的界碑上莊嚴雄渾的“大清國欽州界”幾個大楷透着一 股不可侵犯的凜然正氣,向每一個遊客訴說着100多年來的每一段歷史。如今,時光已經流逝,但當年李受彤等人立的一米高兩尺寬的花崗石碑,堅定厚重,兀然立於界河邊,石色蒼黑,風磨雨洗,滄桑歷盡,威嚴依舊。身臨邊境,手扶界碑,遙想歷史烽煙,激昂民族精神。界碑,成爲遊人必到和留影之處。大清國一號界碑已成爲東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大清國一號界碑位
防城港是一座新興濱海旅遊之城,有中國氧都、中國金花茶之鄉、中國白鷺之鄉、中國長壽之鄉的榮譽稱號。風光無限卻低調,有空別錯過 ,這是北部灣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宜居宜業的新興崛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