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病友之福!花蓮慈濟醫院引進CAR-T治療 存活率高於國際

《中國時報》與花蓮慈濟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花蓮慈濟醫院國際醫學中心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啓誠以「非一槍斃命、需聯合作戰:CAR-T新挑戰」爲題,介紹CAR-T免疫細胞療法可治療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腫瘤疾病。(蔡佩珈攝)

癌症已連續41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第一名,花蓮慈濟醫院引進歐美創新癌症治療方式「CAR-T免疫細胞療法」治療血癌及淋巴癌,至今已有5位癌末病友接受治療,存活率高達100%,花蓮慈濟醫院國際醫學中心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啓誠分享,院方使用多種療法並儘早機萃取病友體內T細胞,才能在最強免疫時刻攻擊癌症敵軍,存活率比國際數據更好。

《中國時報》與花蓮慈濟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李啓誠以「非一槍斃命、需聯合作戰:CAR-T新挑戰」爲題,介紹CAR-T免疫細胞療法可治療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腫瘤疾病,舉例而言,全世界第1位接受CAR-T的是1位年僅6歲、罹患血癌的女孩,她接受治療至今10年沒有復發,已完全康復。

他解釋,CAR-T是從病人血液分離T細胞,經過精密處理、冷凍以及約1個月的基因改造,製備成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Kymriah®」輸回病友體內,此時CAR-T細胞能精準辨識癌細胞,並啓動免疫機制攻擊、消滅癌細胞。

因此李啓誠強調,CAR-T基本概念是以好細胞治療癌細胞,取用T細胞屬「細胞療法」,加上T細胞是免疫細胞,被基因改造後具抗癌作用,CAR-T也是「基因療法」、「免疫療法」,尤其使用此療法不用藥物即可抗癌,更是創新癌症治療方法。

臺灣2021年底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可引進CAR-T,花蓮慈濟醫院今年5月完成東部首例接受CAR-T的淋巴癌病友,目前爲止則已有5位癌末患者受治療,存活率高達100%。

李啓誠表示,其實從國際數據來看,晚期血癌病患接受CAR-T治療的存活率僅50%,淋巴癌則只有40%,但花蓮慈濟醫院存活率卻高達100%,其中關鍵在於使用多種療法治療癌症以及提早蒐集病友T細胞。

他引用花蓮慈濟醫院長林欣榮名言「對於頑癌要A+B+C+D+E」,亦即在使用CAR-T之前,應在適當時機搭配手術、化療、電療或標靶藥物,特別是被萃取出的T細胞年輕、未受損製成的藥物品質較好,有助於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