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多家銀行落地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業務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龐成 廣州報道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貿易外匯業務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自今年6月1日起,“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由外匯局覈准辦理改爲在境內銀行直接辦理,大幅減少企業腳底成本和時間成本。

今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廣東多家銀行獲悉,自《通知》發佈後,多家銀行提前組織對公外匯網點人員開展培訓,明確名錄登記辦理的具體要求,通過網點、線上媒體等方式做好對客戶的政策宣傳和推介,切實做好名錄登記改革上線的各項銜接工作。新政實施首日,相繼推出線上線下雙渠道、一站式服務等,實現讓企業“少跑路”。

根據《通知》要求,開展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業務的企業,以及確有客觀需要開展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業務的其他境內機構或個體工商戶,應當辦理名錄登記。小微跨境電商企業(年度貨物貿易收匯或付匯累計金額低於等值20萬美元)憑交易電子信息辦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業務時,可免於辦理名錄登記。

根據各家銀行發佈的辦理流程指南,需要辦理名錄登記的企業可通過線上或線下模式向銀行提交《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申請表》,填寫完整、真實信息,確保無誤。各銀行根據企業申請表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數字外管”平臺(銀行端)填報企業名錄信息,並告知企業“數字外管”平臺互聯網端賬號及初始密碼。企業可通過“數字外管”平臺互聯網端查詢名錄登記辦理結果。

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表示,如企業需辦理名錄登記,6月1日到12日期間,可通過該行廣東省分行轄內對公外匯網點線下辦理。該行總行線上線下系統將於6月12日正式上線,上線後企業可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向該行轄內對公外匯網點/受理中心申請辦理名錄登記等。

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表示,目前該行轄內97家網點可受理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業務,並提供全流程的諮詢服務。渤海銀行廣州分行則表示,目前渤海銀行僅支持線下渠道辦理,線上渠道暫未開放,開放時間將另行發佈。

名錄登記改由銀行採集將給企業帶來哪些便利?

新政實施首日,奪標外貿服務(惠州市)有限公司便在工商銀行辦理了名錄登記。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外貿企業以往要先在銀行開戶,然後登錄外匯局網站上另行申請辦理名錄登記,貿易外匯業務管理政策改革爲企業帶來了許多便利,在開戶時即可同時向銀行申請辦理名錄登記,實現開戶、名錄登記、跨境匯款一站式服務,效率大大提高。

“新政實施首日,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在佛山、惠州、江門、中山、湛江、汕頭、茂名等7個地區成功辦理首批‘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業務。 ”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表示,該行將持續積極推進各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落地,讓更多市場主體享受更優質的跨境金融服務。

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政實施前,名錄登記屬於行政許可,企業需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辦理有關業務手續。2023年,全國外匯局共辦理名錄登記近19萬筆,佔外匯局行政許可的七成以上。隨着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相關外貿管理部門對外貿企業的管理方式發生改變,逐步由事前准入管理轉爲事中事後管理。此次《通知》順應管理方式改革,取消了外匯局辦理名錄登記的行政許可,改由銀行採集企業名錄信息,特別是外匯局縣域支局改革後,縣域企業的腳底成本將大幅減少。

除了優化“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管理,《通知》還提出簡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貿易收支手續、放寬貨物貿易特殊退匯免於登記業務權限、優化B、C類企業貿易外匯業務管理、明確貨物貿易外匯登記業務辦理材料等共6項政策措施,旨在便利經營主體跨境貿易業務辦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在4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稱,《通知》推出的6項政策預計將惠及10萬多市場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