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激活年金險需求,商業保險在養老規劃中地位凸顯

9月13日,延遲退休政策重磅落地,成爲各界討論的焦點。

“延遲退休政策對年金險等商業保險的需求或有進一步激發的作用。”針對延遲退休政策對於商業保險的影響,亞洲養老金融與產業研究院院長包虹劍回覆第一財經記者稱。

“商業年金險的領取時間並不受法定退休年齡的限制,通過較爲充足的養老金儲備,在彈性選擇退休年齡及面對退休生活時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她稱。

包虹劍具體分析稱,此次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出臺背後的一大原因是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在這樣的情況下,民衆對於退休生活的養老金儲備有更深的必要性和急迫感。而作爲我國養老保障制度的重要力量,配備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成爲民衆養老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預測,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將突破4億,佔比超過30%,按照國際上一般的劃分標準,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而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將達到峰值。

但與此同時,我國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仍呈現出極不平衡的狀態,主要依賴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近年來發展放緩,在“三支柱”中佔比較低;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2022年開啓試點,目前有超過6000萬人開戶,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個人養老金距離在“三支柱”中起到重要補充作用還有一段距離。

在個人養老金各類產品中,商業保險以其保障性、長期性以及穩定性特點而具有獨特優勢。在各類保險中,包虹劍認爲年金類保險可以作爲個人重點配置的考慮,因爲商業年金險的領取時間並不受法定退休年齡的限制,通過較爲充足的養老金儲備,在彈性選擇退休年齡及面對退休生活時可以更加遊刃有餘。

就在近日發佈的被稱爲3.0版保險業頂層設計(《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着重提到需“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養老保障和跨期財務規劃需求等。”

“相對來說,之前險企沒有大力推年金類產品,現在供給端、需求端都有一些機會。”包虹劍稱。

同時,業內認爲,老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預期壽命的大幅度延長。2023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8.6歲。

包虹劍稱,在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以及民衆對於健康需求增長的背景下,未來醫療險、長護險也將面臨較高需求,但從供給端來看,這兩個險種都需要繼續創新,爲民衆提供更好的產品。具體來說,目前醫療險在高年齡段面臨可獲得性較低或保費較爲昂貴的局面;而部分長護險產品後端缺乏長期護理服務的匹配,與客戶需求之間的差距較大,需要進一步增加服務設計,真正發揮長護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