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疫苗混打沒問題 關鍵在法規

疫苗是否可以混打,引發討論。(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已有AZ、莫德納等疫苗共約500萬劑抵臺,以後民衆可能面臨混打,即第一劑和第二劑要打不同廠牌的疫苗。專家表示,疫苗混打在科學學理上都不是問題關鍵在如何突破法規限制,指揮中心應先做小規模臨牀試驗,一旦成功,就可進行混打。

臺灣目前已進了AZ及莫德納疫苗共約500萬劑,永齡基金會臺積電政府授權下也將買進1000萬劑的輝瑞BNT疫苗,臺灣至少會出現AZ、莫德納及BNT等三種疫苗,以後民衆打第一劑、第二劑時可能會是不同廠牌,但混打是否安全,備受社會關注。

對於疫苗是否可以混打,指揮中心的迴應是「相關科學實驗正在進行」,並未給予肯定答案。不過國外許多科學研究報告都已證明,疫苗是可以混打的,有時候混打的效果還更好。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臺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關於疫苗混打,國外已有很多分析研究,都說明安全性沒問題。根據國外研究,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打莫德納或BNT疫苗,效果很不錯;但如果第一劑打莫德納或BNT疫苗,第二劑仍然要打原廠牌的疫苗,不能打AZ疫苗。

黃立民指出,疫苗混打,並沒有太多副作用,安全性也沒問題。他認爲,國內可以仿照國外經驗嘗試進行疫苗混打,再對施打者進行觀察,以隨時調整處理。

疾管局長蘇益仁則說,國外已有很多研究報告說疫苗可以混打,臺灣要跟進,不是科學或學理有問題,關鍵在於法規。因爲根據現行規定,要在國內進行疫苗混打,要先進行臨牀實驗,確認沒問題後,纔可以推動。

蘇益仁建議指揮中心,如果害怕混打會出問題,那就先做一個小規模的臨牀實驗,譬如召集20至50人,他們第一劑先打AZ疫苗,第二劑則給他們打莫德納疫苗,然後觀察看看反應怎麼樣,這同時也可當作是第四期臨牀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