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北京將以不觸動美國利益的方式 對臺步步進逼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辦「解析2024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出席與談。(記者陳宥菘/攝影)

大陸國務總理李強5日發佈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受到關注。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指出,中共雖然「說得少」但會「做得多」,尤其大陸對臺正掌握「戰略主動」,透過事務性議題達成其戰略目標。他認爲,中共將把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視爲「戰略機遇期」,對臺「切香腸」,步步進逼。

大陸近日召開全國政協、人大「兩會」會議,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辦「解析2024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王信賢於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今年大陸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沒有回顧去年對臺工作情況;政協工作報告則沒有提出今年對臺工作展望。儘管「說得少」,王信賢認爲,中共接下來仍會「做得多」。尤其1月13日總統大選後至今,大陸正掌握「戰略主動」,透過事務性議題達成其戰略目標,近期藉金廈漁船事件進而否認「禁限制水域」並推動臺海巡查常態化就是一例。

王信賢指出,大陸今年以來的作爲,目的除了影響賴清德520就職演說、觀察「蔡賴團隊」交接的態度,更是在測試國際反應。由於拜登政府不願讓中國與臺海議題成爲選戰主軸,寧願低調處理,以避免選民拿共和黨與川普來比較,王信賢認爲,中共將把美國總統大選前視爲「戰略機遇期」,以不觸動國際利益,特別是美國利益的方式,對臺「步步進逼」。

王信賢還提到,涉臺內容一向不是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應該關注2月中「對臺工作會議」當中的表述。該會議回顧過去一年對臺工作提到,「鞏固擴大國際社會堅持一箇中國的格局」,並提出要「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

王信賢指出,最近幾年,中共花很大力氣在處理歷史詮釋權、話語權,因此中共與諾魯建交公報提到「聯合國2758決議案」,大陸外長王毅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提到開羅會議與「波茨坦宣言」明確臺灣屬於中國等。

至於戰略主動是否包含推動修訂促統、反獨、促融等大陸「國內法」?王信賢分析,雖然這次兩會未有涉臺法律相關議程,但現在人大常委會立法權利非常大,且中共必定有所準備,已全部放在工具箱裡,「隨時能拿出來」。

大陸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對比去年,保留了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論述,並重申2022年曾提到的反對外來干涉;但未使用去年的「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改以「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少了「和平」二字,引發討論。

王信賢指出,李強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表示「該有的都有了」,只是無特殊之處,雖然刪去「和平統一」,但內容只是拆開來講,若把此與今年大陸軍費增加7.2%連結在一起,有些過度解讀。

同場與談的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指出,目前中共對臺政策方向仍不變,策略是「anything but war」(會做任何事情,但避免戰爭),因爲中共想透過「和平的方式改變現狀」,這將對臺灣政府構成更大壓力。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辦「解析2024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升(左起)、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黃瓊萩、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峰出席與談。(記者陳宥菘/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