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用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

綦魯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包括加快完善數據基礎制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之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影響大變局的重要變量。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在競相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點領域。對我國而言,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從宏觀上看,數據是一種新型生產要素。以數據要素把握數據特性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主要體現爲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以數據要素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結合及相互賦能,提高各類要素的創新發展活力,拓寬價值創造空間,從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需要用好數據,在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的廣泛應用中,創造價值、體現價值。以價值化爲目的的數據應用,也即數據要素的配置過程,要重點採用市場化的手段。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數據要素的市場化價值化,讓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企業降本增效裡,體現在賦能傳統產業,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質生產力中,體現在發展數字消費上,體現在促進供需高水平動態平衡和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我國首次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作爲體現創新驅動的指標,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達到10%。數字經濟事關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和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緊抓發展數字經濟的長遠需要和現實緊迫性,需要明確政府數據工作的戰略定位,完善相應體制機制。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當前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關鍵推動力。從實際情況看,近些年來,圍繞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我國的數據工作已實現良好開局。我們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真抓實幹,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數據工作高質量發展,數據基礎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數據開發利用提擋加速,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探索佈局,數據生態培育成效初顯。

數字經濟既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也要實現規範安全發展,這就需要數據工作遵循“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基本原則,進行創新性變革,發揮好政府的“戰略引領、市場培育、統籌協調、監測評價”作用。

首先,需完善國家戰略制定和實施機制。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通過規劃編制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促進算力中心、數據交易機構等數字基礎設施與產權、流通、收益分配等數據基礎制度不斷完善,能夠促進數字產業加快發展與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增強國家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宏觀引領作用,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

其次,改變對數據應用的傳統認知和固有束縛。把握數據特性和作用機理,政府和作爲市場主體的企業都應加大改革力度,不僅要從應用的角度看數據,更要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看數據應用,勇於破除束縛數據生產、流通、利用的慣性思維和條條框框,協同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作用,提高社會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率。

第三,發揮好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工作方式創新。充分調動數據管理和各持有部門的積極性,強化跨部門、跨層級溝通協調和政策協同,合力推進數據整合共享、開發利用。同時要加強數據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數據作爲新型生產要素的特殊性,決定了數據系統不能與別的部門簡單疊加,必須創新方式方法,找到抓手和平臺,調動新的資源和力量,比如,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謀劃一批牽引性、創新性、撬動性強的數字化轉型工程,帶動大中小企業梯度式、集羣式發展,以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開闢出新的工作增量空間,以促進平臺經濟創新發展,加快培育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梯隊。等等。在這些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的創新過程中,重點要在關鍵任務、工作機制、監測評估、試點試驗等方面下大功夫。

最後,建立科學合理的數據工作評價體系。數據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謀劃推動數據工作應着重參考:數據作爲新型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否有效,構建以數據爲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效果怎樣,包括數字技術研發、數字人才培養、數字產業發展、數字消費、數字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成效,數據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如何。應以回答好這些方面的問題,作爲評判數據工作實效的標準,促進數據工作的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