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示臺灣生醫器材挺進國際 3D列印聯合實驗室 揭牌

由國研院催生的3D列印聯合實驗室揭牌啓用,未來將以立體列印技術進軍國際生醫市場;圖爲該實驗室製造的齒模。圖/範揚光

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昨(14)日結合東臺機械、中鋼、鑫科材料的3D列印聯合實驗室揭牌,也舉行臺灣生醫科技進軍國際市場啓用儀式,宣示將共同推動臺灣生技醫療器材挺進國際市場。

國研院表示,臺灣生醫科技大躍進,傳統產業轉型實力也不容小覷,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近日除成功催生鑫科成爲臺灣第一家通過臨牀前動物試驗的生醫等級3D金屬列印粉末商,也結合東臺自制研發的3D金屬列印設備,共同邁向國人自制3D列印醫材。

國研院期盼從3D列印醫材作爲出發點,集結國內醫療器材更多的廠商,在國研醫材創價聯盟的平臺上,創造不同的高附加價值產品,將臺灣醫材產業推向世界舞臺。國研院指出,臺灣資通訊設備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面對21世紀產業升級之際,政府更將醫療器材列爲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尤其臺灣具備完善健保制度與豐沛醫療技術的優勢,透過儀科中心串接整合醫材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異業結盟有機會掀起臺灣下一波產業新奇蹟。

麥德凱生科總經理洪志駿也認爲生醫產業將會是臺灣的明日之星,醫療器材上市前的安全性,更是最關鍵的一環,麥德凱與儀科中心生物相容性聯合實驗室的結合,對於臨牀前動物試驗委託研究機構,將扮演生技產業發展的隱形推手。

根據據國際調研組織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 BMI)統計,2015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3,239億美元,2018年上看3,8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