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意外的旅程》:人往外走,心向內走

2015年4月13日,河南一位女教師在辭職信上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短短十個字,承載着無數年輕人的自由和遠方,被網友們稱爲“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

但實際上,早在2002年,許知遠就做了這件事。

30歲那年,他遭遇了第一次精神危機,腦海裡反覆響起一個困惑的聲音:“如何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最終我能夠做出什麼,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困惑中,他做的選擇是,人往外走,心向內走,通過內修來安頓自我。

爲了尋求內心的答案,2007年他決定橫穿中國,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以黑河-雲南騰衝開啓漫長的旅程。

長達15年的旅程裡,他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把這一路所寫的文章整理成這部遊記《意外的旅程》。

書中記錄的,除了作者所見所聞所感,還有遠早年和導演賈樟柯、攝影師劉香成、作家餘華及畫家陳丹青時的漫談。

感受靈魂碰撞的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獲得重塑自我的力量。

行走人世間,迷霧困惑是常有的事。只要我們勇敢往外行走,向內求知,終能衝破困局,再見光明。

7歲那年,許知遠跟隨父母離開家鄉蘇北,移居北京。

因爲父親工作不穩定,他小小年紀便過上了北漂的生活,好在他有自己的精神食糧。

他像是爲書籍而生的讀者,整天廢寢忘食,沉迷於在圖書館和穆勒、加繆、羅素隔空交談。

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他都不在意。

用他的話說,時間只能交予書中那些靈魂對話,換了給誰,都是浪費。

正是因爲這羣領路人,許知遠順利考上了北大,之後一路暢行。

22歲時,他開始給《三聯生活週刊》、《書城》寫稿,成爲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2001年,他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書《那些憂傷的年輕人》,意外暢銷幾十年。

然而在中國迅速發展的這些年,他突然陷入了困惑:

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自己該怎麼辦?

一旦細想,思維就好像被書本禁錮住了:

爲了緩解內心的迷思,他開啓了一個人的旅程,去真實感受這個世界的溫度。

他看到伊春很多林業工人,矜矜業業幹了一輩子,卻因爲跟不上中國經濟建設的浪潮,全家被迫下崗;

他目睹漢中夫婦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妻子努力折騰事業,對生活充滿希望;丈夫卻賴在一家半死不活的國有企業;

他看到很多像他一樣年少成名的知識分子,面對不斷墮落的中國文化卻束手無策;而能夠隨着浪潮翻紅的人,卻精明得像一個商人……

爲什麼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呢?

因爲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性,重要的是你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理清思緒後的他豁然開朗,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興趣。

站在小小的閣樓之上,穿過一片玉米田,看流淌的漢江水,一陣清風恰好迎面吹來,內心都會莫名其妙地充盈起來。

原來,放下了所謂的人生意義和遠大目標,反而獲得了心靈的平靜和純粹。

就像許知遠本人說的:

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和痛苦是因爲座標太小,被眼前的高牆困住,看不到出路。

只有向外走,接觸更大的世界,接受不同的認知,前進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在許知遠筆下,我時常冒出一些思考:我們對當下滿足嗎?這麼努力是因爲現階段不好嗎?

不是,是想要“更好”。

細想一下,幾乎每個人都被世俗的慾望所控制,月薪2000的時候想努力賺到5000,賺5000的時候又立志月入過萬。

可現實總會殘酷地給你一巴掌:想要的越多越難得到,慾望越強則越痛苦。

20歲的許知遠,也曾幻想畢業後能得到一份輕鬆但高薪的工作,30歲時他渴望成爲人上人,有才華有名氣。

到了40歲,他突然一下就像泄了氣的氣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焦慮到什麼都做不好。

那時,擺在他眼前的是人生的拐點,也是巨大的挑戰。

創業拿到第一筆投資,可成本、收入、現金流,這些實際的經營和管理問題,他一概不懂;

節目《十三邀》出圈爆紅,可他害怕丟失初衷,在流量紅利和自我之間左右爲難。

他習慣了觀察書裡的名人,觀察生活裡的人,卻唯獨忘記了自己。

好在許知遠時刻保持寫作的習慣。書寫梁啓超,給了他向內探索自己的機會。

他幾乎把梁啓超研究透了,從成長、逃亡,到求學、進京趕考、師從康有爲和戊戌變法。

終於,在一個看似平淡的夜晚,他文思泉涌,一口氣寫下了八千字文章。

那一瞬間,他鬆了一口氣。

因爲他在梁啓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樣是知識分子,一樣渴望改變時代,一樣陷入困境,他渴望找到答案。

向內探索中,他重新發現自我,卸下了滿身的疲憊,內心也得到了釋放。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句臺詞說得很好:

向內探求,不是逃避現實,也不是浪費時間胡思亂想。

而是一種隔絕喧囂的魄力,一個尋求自我的機會,也是一次重造自我的嘗試。

只有學會不斷向內求,鍛煉出有一顆強大而富足的內心,纔有無盡的底氣去支撐我們的人生。

在書裡,許知遠時時透露自己的憂慮。

時代變遷,社會變化萬千,他擔憂社會的發展走向,也對自己未來的意外性感到不安。

這場十五年的漫遊,其實更像是一場修行。許知遠經歷了一個放下心中執念、關注生活樂趣的過程。

以前,他時刻盯着自己的成就,從不浪費時間、也不屑與素人交談。

而在雅安的旅途中,他會在茶館裡花上幾個小時,聽本地人聊民國年間的傳奇。

以前覺得,名聲和口碑比什麼都重要,他無比在意別人的眼光。

而現在,他學會了在大自然中重塑自我,熱情追尋心靈上的自由,精神世界的廣闊。

尤其是《嚮往的生活》裡,許知遠堅持做自己的那股勁,圈粉無數。

他像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對所有事都充滿了好奇,一路上問司機這棵樹叫什麼、田裡的瓜又是什麼。

別的嘉賓都在等待派活、幫忙做飯,他偏不。一有機會他就往外跑,像做田野調查一樣,自願融入當地環境:

突然一個人跑到村口。買一根烤腸,跟村民聊天,問人家靠什麼維持生計,一天賺多少錢。

又或是去海灘散步。看見大姐挑海草便主動提出幫忙,一邊開啓“問問問”,一邊偷師學着怎麼挑海草更省力。

別人怕被罵,按部就班完成節目的任務時,只有許知遠擺脫外在種種束縛,忠於內心的自己。

不禁讓人想起,節目開播前他問導演:“可以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嗎?”

導演說:“可以,就是會被觀衆罵。”

許知遠直言不諱:“反正我也不看電視,無所謂。”

在他身上我們好像看到了,什麼纔是“嚮往的生活”——迴歸生命的本質,做自己。

周國平曾說:“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靈魂安頓好。”

很多人以爲,我們窮極一生,爲的就是金錢名利。

結果走着走着發現,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其實在於安頓內心,找到真正的自己。

當絕大多數人深陷喧囂鬧市時,誰能做到內心平靜,誰就能活得肆意自在而舒適。

對於許知遠,大家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說,他自命不凡,端着愛裝。

有人說,他不食人間煙火,又接地氣得可怕。

還有一個說法,我最是認同:“其實,我們心裡都藏着一位許知遠。”

他時而迷茫,但內心仍有追求;他害怕泯然衆人,但關鍵時刻敢於捨棄。

最難得的是,如今他已過不惑之年,仍舊對世界保持“困惑感”,源源不斷給內心注入探索慾望。

在書中,他身體力行演繹着他的真理,且更新在《十三邀》的片尾裡:

人生無常纔是正常,若你陷入生活的漩渦,不妨試着人往外走,心向內走,去尋找自己的熱愛所在,以獲得更精彩的人生體驗。

點個“在看”,願你我不再內耗,淡然看待人生的不確定性。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雲灣,暖心寶哥,每晚用聲音伴你入眠。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