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蔚》留心槁木死灰

須文蔚》留心槁木死灰。(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須文蔚專欄】中午參觀書篆社的展攤,買了一副對聯,另日分享。爲了不找零,就挑了一張小卡,大學生的行書小楷字真美。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很符合年輕人的心境,宣泄遭受挫折變故,灰心絕望的心境。特別在一個超高齡社會中,愈年輕的世代,愈能感受到貧富的不均,這也使得青年人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自然有此感嘆。

其實槁木死灰典故出自《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原意是指,顏成子游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着,仰望天空緩緩吐氣,精神彷彿離開了形體,於是問老師,形體如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像熄滅的灰燼一樣,究竟是怎樣的狀態或境地?南郭子綦解釋:這是因爲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可以對外物無動於衷,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所以應留心槁木死灰?其中精神世界的修爲更高,如果「壯世代」願意投資年輕人,青年世代願意貼近與關心長輩,臺灣一旦回魂了,野火復燃,恐怕會有新的風貌?

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