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咖論道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

中國商報(記者 蔣永霞)在5月13日召開的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平行論壇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陳建安表示,人工智能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

“在智能化生產領域,視覺識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研究領域,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研發速度;在生活領域,人工智能讓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現在能通過ChatGPT寫詩、寫文章,甚至寫論文。”陳建安說。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它在改變着什麼?與人工智能聯繫緊密的企業最有發言權。在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點燃人工智能引擎,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平行論壇上,諸多行業大佬展開分享。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謝東表示,大家迫切希望把人工智能應用到各行各業,在企業管理、生產、服務的各個環節,發揮出提高質量、提升效率、促進創新的作用。事實上,人工智能確實在加速普及,其最明顯的作用就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謝東舉例稱,國內有一家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它基於IBM產品打造了一個面向未來的智能存儲系統,應用這個系統可以節約80%的成本,同時節省能耗90%以上,效果顯著。

東方電氣集團總經理張彥軍分享了傳統裝備製造業與人工智能結合後創造的新故事。他表示,東方電氣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內的應用和推廣,主要集中在智能製造領域。

“我們的製造過程是靠設備來生產發電設備,如何把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的工藝、裝備有機結合,打造一個新的、先進的智能製造系統,是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關鍵。”張彥軍稱,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東方電氣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在智能檢驗方面,東方電氣推出一個系統,該系統對焊接缺陷的識別率能達到99%以上,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大大節省人工成本,工作質量也得到提升。

人工智能在企業中的應用遠遠不止這些,企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有很多方面。謝東說,IBM專注企業人工智能領域,每家企業在應用人工智能時都有一些特殊需求,包括先進性、差異性、多樣性、安全性、開放性、可持續性等。並且企業應用人工智能絕不是一時一事,它需要隨着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隨着業務的發展而發展。

謝東強調,企業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中還要考慮其經濟性和效益性。企業認可並應用新的技術,一定是要在成本可控、見到效益的情況下。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合規,一種可信的AI才能讓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人工智能不僅應用於生產環節,很多新技術還專注於生活場景,與消費者的關係更爲緊密。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任萍萍表示,科大訊飛將技術應用賦能到各個領域,如教育、醫療等,還包括終端消費者。在教育領域,用大數據開展因材施教,可以做到對每一個孩子進行分層教育、個性化學習。在醫療領域,科大訊飛給基層診療的醫生提供人工智能助手,幫助他們提升診療服務水平。科大訊飛的語音和翻譯技術更是分享給更多的合作伙伴,現在科大訊飛可以翻譯80多種語言,在未來的全球化貿易中,科大訊飛通過技術賦能,可以讓人與人的溝通更加簡單。

人工智能技術有很大潛力,發展也非常迅速,但是面臨的挑戰也很多。謝東稱,企業要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合作。首先,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需要合作。其次,在人工智能應用模式上也需要合作,不同企業發揮各自作用進行新的探索,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