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農舍限制多議員籲放寬與完善基礎建設 中市農業局:將向中央反應民意

市議員施志昌建議,農業局必須完善基礎建設,解除偏鄉蓋農舍的障礙。(陳世宗攝)

2000年以後,政府開始對於農舍的興建給予限制,必須有0.25公頃大小的土地才能興建農舍。市議員施志昌、林祈烽針對農舍限制,希望市府能與中央反映放寬設置標準,如農保也只要0.1公頃農地,建議農業局也必須完善基礎建設,解除偏鄉蓋農舍的障礙。農業局強調,將向中央反應民意。

施志昌表示,過去很多居住在甲安埔的市民,因爲家裡有農地,因此用興建農舍的方式得以安居。但在時代轉變中,不只都市房價高漲,偏鄉有更多限制讓居民的居住權受到損害。

施志昌說,目前農業區農牧用地平均每筆耕地實際坵塊面積大多未達0.25公頃,加上農村社區土地多子繼承均分關係,不易改建或擴建,造成一般人無法興建家居農宅,要有農保身份也僅需0.1公頃,顯然0.25公頃較爲嚴苛。而集村農舍雖然未受0.25公頃的限制,且建蔽率可以達60%,但除了必須找齊20名起造人較困難之外,還不能在非都市計劃農業區內設置。

他指出,因爲土地使用上的限制,使得甲安埔住宅用地有限,都市計劃通盤檢討還要等許多年,加上國土計劃114年馬上又要實施,許多土地被劃爲特定農業區,比例平均超過7成。這些因素,導致甲安埔看似很大,但住宅用地供給不足,市場價格自然墊高,外埔一般的透天也突破千萬,而在甲安埔務農,年輕人看老一輩的薪水微薄又辛苦,讓年輕人望之卻步,加上房屋價格居高不下,還不如到都市找工作。

施志昌表示,農村的基礎設施不足。甲安埔不像市區有區域排水或是下水道,以及很多農田是沒有臨路的,加上有些地方離主要幹管很遠,可能要裝設水電還要從遠處拉管線花費上百萬,即使想要蓋農舍也受到基礎設施的限制。

施志昌建議,希望中市府除了跟中央反映是否可以修改相關法規之外,農業局也必須與水利局以及建設局共同討論如何將基礎建設設置得更完整,如此纔有辦法將人留在家鄉,讓家鄉能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