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亞洲基金 擴大吸金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根據最新統計,美股基金已連續兩週失血,上週再流出189.85億美元,單週失血金額改寫去年12月中旬以來之最大量。

受到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歐股基金更已連續十週遭到國際資金提款,上週再流出29.01億美元。

至於新興市場上週買氣則分歧,其中新興亞洲基金已連續四周吸引國際資金青睞,上週買氣再翻倍至33.26億美元;歐非中東基金更已連六週吸引資金進駐。只不過,拉丁美洲基金資金動能再度由正翻負,轉失血0.65億美元;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亦連兩週失血,上週再流出9.38億美元。

投信法人表示,受到俄烏戰爭和通膨高漲影響,全球第一季綜合採購經理人(PMI)指數雖維持擴張但相較去年放緩,在高通膨、經濟成長下修及地緣風險仍存的環境下,儘管短線財測展望仍將持續牽動股市,但疫情趨緩有利消費動能回升、支持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也將爲股市提供動力。

近期美股因市場反應聯準會超鷹派升息而承壓,短線風險性資產雖可能受高通膨與聯準會加快緊縮資金的預期持續波動,但是預期隨着升息與縮表路徑逐漸明朗化,通膨終會逐漸受到抑制而自高峰轉折向下,進而緩解市場不安的投資氛圍。

預期伴隨下半年通膨與疫情放緩,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除後,經濟將更全面地重新開放,促進消費需求回升、企業獲利持續增長、就業市場改善,整體經濟將維持擴張,風險性資產仍會重拾漲勢。參考過去升息循環經驗顯示,風險性資產在歷經升息前後的震盪之後,拉長投資週期3個月至12個月表現仍值得期待。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5月升息可能一次升2碼,雖然該升息幅度已在市場預期之內,但鮑爾迄今最鷹派的言論仍引發一波恐慌賣壓;另外,美股財報表現不俗,目前已公佈財報的企業約有八成表現優於預期,整體經濟及企業動能持穩,然加速升息的預期及擔憂景氣衰退的情緒料將主導盤勢,增添近期美股震盪。

近期投資情緒主導盤勢表現,在資金緊縮、烏俄戰爭影響、下半年需求面可能放緩等影響之下,在目前美歐市場對未來展望皆轉趨保守,國際資金對亞股的態度也將保守以對,料亞股盤勢震盪可能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