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軍購採特別預算 運用恐失彈性

潛艦改列特別預算,執行運用恐失彈性。圖爲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軍艦完成浮船作業。(臺船公司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對國際局勢帶來重大影響,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宣佈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2026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的目標,展現保護國家決心。賴總統將是第4位編列軍購特別預算的三軍統帥,前總統李登輝任內編了1個,蔡英文編了2個,都獲立法院同意,只有陳水扁提的未獲立院通過。

賴總統準備編列軍購特別預算,自是對應來勢洶洶的川普2.0,其實,當年蔡英文所編列的2個軍購特別預算也是迴應川普1.0的軍售,當時要買什麼武器,美方就給什麼;我方沒有買的,美方還會建議或善意提醒。

對總統而言,決定編列軍購特別預算,當然是贏家,除了實現對美承諾,增加國防預算,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外,也是三軍統帥領導統御的藝術;軍方一直認爲蔡前總統對國軍高度支持,賴總統做的比蔡還要細膩,同意編列特別預算,並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支出,根本是蔡英文的進階版。

再者,軍方也沒吃虧,可以採購多項重要武器;美方更是大贏家,川普1.0賣了200億美元武器,川普2.0要賣出的數字,以川普競選時喊出臺灣要提升到GDP10%的說法,恐怕只會多不會少,可說三方皆大歡喜。

扁政府編列的軍購特別預算,因朝小野大被立法院打了回票;蔡政府比較聰明,也學到經驗,美對臺軍售全都編列於國防預算,把受排擠的國防自主預算編到特別預算,編列方法剛好與扁政府相反,而且朝大野小,輕騎過關。

至於賴總統決定編列軍購特別預算,在當前兩岸軍事情勢嚴峻的氣氛下,國人或許對高額軍售有意見,但誰敢站出來反對?就像通過2840億元的潛艦國造後續艦案一樣,可預見在野黨最後一定會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潛艦國造未來真被納編於特別預算,立法院一旦通過後,就無法再逐年審查監督了,屆時中間若出了問題,恐怕就會找來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