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龍舟青年”樂從何來

(原標題:【新聞隨筆】“龍舟青年”樂從何來)

【新聞隨筆】

作者:王小龍(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近來,“龍舟青年”成爲一個網絡熱詞。據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端午假期回鄉參加龍舟比賽。傳統的龍舟競渡成爲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潮運動,這被視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風采的一個生動註腳。

“龍舟青年”樂從何來?賽龍舟何以受到年輕人青睞?年輕人“玩轉”賽龍舟的背後,實則是與傳統節慶的一場雙向奔赴。前者追求新的精神需求滿足,後者則不斷出新以求更好融入人們的現代生活。在賽龍舟中,年輕人尋回了熟悉的家鄉、溫暖的親情和有活力的自己,傳統節慶也找回了閃耀的魅力和生機活力。

樂從鄉來。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相當一部分年輕人選擇離開家鄉、外出打拼,這使得過去近在咫尺的家鄉成爲平日裡遙不可及的念想。對於每個人而言,家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她可能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也可能是一條長長的河流。賽龍舟能勾起兒時的回憶、託舉思鄉的情懷,將遠方的少年召喚回他們的父母之鄉。當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在節日裡回到那條熟悉的大河中央,手握一支歡快的船槳,眼見兩岸熱烈的目光,家鄉的親切感就會如同夏日水上的江風一樣,熱情地撲向他們的面龐。

樂從親來。有別於傳統農業社會以家族爲基本單位的羣居生活,現代城市生活往往以小家庭爲單位,特別是對於不少生活在城市裡的年輕人來說,很多時候“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賽龍舟不是一項單打獨鬥的個體運動,而是一項通力合作的團隊運動。而且與一般團隊運動不同,傳統賽龍舟的參與者之間往往具有地緣或親緣上的特殊聯繫。賽龍舟能爲參與者繫上增進親情鄉情的紐帶,讓每一位成員都感受到其背後蘊含的“同舟人”情懷,在齊心協力中收穫滿滿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樂從心來。有別於職場中的激烈競爭,賽龍舟爲年輕人提供了一條相對純粹和輕鬆的賽道,讓他們能夠在龍舟鼓響、浪花四濺中釋放壓力,找到迴歸本我、直抵內心的快樂。賽龍舟,賽的不僅僅是速度,更是意志力、爆發力和持久力,拼的是積極進取、奮勇爭先的精神。在年輕人的心目中,賽龍舟是展現力量、證明自己的窗口,是贏得尊重、收穫自信的舞臺,是把張揚怒放的生命放歸奔騰江河的藝術。

其實,“治癒”年輕人的,又豈止是賽龍舟。從北方的那達慕到南方的英歌舞,新一代年輕人正以更爲堅定的文化自信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把自己作爲方法”,詮釋更多關於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的精彩故事。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20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