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中部篇|種糧:傳感器背後的農事之變

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的早稻田裡,一片綠意盎然中能看到37個智慧農情監測站,像稻草人一樣站在田裡。

這些農情監測站集納了風速儀、光照強度測定儀、高清攝像頭等一系列傳感器,數據傳輸到後臺後,會定時把田塊的溫度、溼度、墒情、光照等信息與標準值比對,爲田間管理、農事工作提供參考。

目前大田農社有115臺(套)搭載了北斗導航系統等物聯網設備的“智慧農機”。得益於此,大田農社流轉的萬餘畝農田只聘請了26個職業農民,每人管理的平均面積在500畝以上,依然能做到精細精準、高質高產。

記者:周密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