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喝水屢嗆 患先天性食道閉鎖

吳媽媽抱着男嬰(右二)與林父、林母(左五起)獻花給醫護人員,感恩他們細心照護,讓寶寶重獲健康。(王文吉攝)

寶寶喜獲新生,醫生郭敏勇(右三)致贈禮物給父母,祝福寶寶快快長大。(王文吉攝)

梧棲童綜合醫院6、7月分別收治2名新生兒,出現喝水嗆到、口中分泌物多而咳嗽與嘔吐狀況,且血氧情形不佳,安排檢查後確診是先天性食道閉鎖所造成,發生率約3千分之一。經小兒外科醫師進行食道氣管瘻管關閉及食道重建吻合手術,兩名個案術後皆陸續健康出院。

一名35周早產女嬰,在婦產科診所出生後,喝水容易嗆到、口中分泌物多,還有咳嗽與嘔吐症狀,轉送童綜合醫院。經食道攝影檢查後,確認罹患「先天性食道閉鎖」,隔天立即進行食道氣管瘻管關閉,及食道重建吻合手術,術後17天可自主靠嘴巴喝奶。

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表示,該院今年6月底與7月初,有2名嬰兒在出生後,被發現罹患先天性食道閉鎖合併食道氣管瘻管,食道與氣管間出現不正常瘻管通道,造成唾液無法下嚥,須藉結紮手術,隔斷食道與氣管的瘻管,再與近端食道端對端接合。

新生兒科醫師李春銘指出,新生兒先天性食道閉鎖及氣管食道瘻管發生率,約3千分之一,2名新生兒經醫療團隊悉心照護,恢復良好,且體重持續上升,像早產女嬰出生僅1900公克,住院1個月左右,體重上升到2300公克,最後都健康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