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家分享 這3個App讓iPhone成為日常幸福感來源

全新iPhone App「日誌」可幫助使用者反思日常時刻與生活中特別的事件,運用裝置端機器學習提供個人化的建議,爲使用者帶來日誌靈感。圖/蘋果提供

新年初始,許多人都會設定新年新目標,但要持之以恆總是困難。很多人都聽過「養成習慣至少需要21天」的研究,但Podcast「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蔡宇哲博士更指出,正向心理學研究發現,只要每天記錄下生活中單純而美好的小事,持續寫日誌14天,就可以提高日常幸福感。

iPhone使用者現在透過最新隨着iOS 17.2一同推出的「日誌」App,就可以輕鬆透過日常生活各種發生的事件,反思並記錄感謝的事項,進而促進身心健康。蘋果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Bob Borchers表示:「日誌可以直接從使用者的iPhone智慧地整理個人資訊,讓他們能輕鬆保留豐富而深刻的記憶,以及練習感恩。」蘋果也同步開放Journaling Suggestions API,也讓其他第三方日誌App能夠同樣提供個人化建議,且維持最高等級的隱私。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許多人甚至已經到了「成癮」的狀況,「日誌」試圖翻轉這樣負面使用觀感,透過裝置端機器學習,以智慧科技提供的個人化建議,幫助使用者記住並記錄某個時刻,例如去過的新地方、拍攝的照片、播放過的歌曲或Podcast、完成的體能訓練等,如果偵測到比較長的語音對話,也可能會詢問是否要記錄下來,另外也可以自行編輯日期時間,讓紀錄更精準,各種貼心的提示提供使用者撰寫日誌內容的靈感,還有可自訂的通知幫助使用者養成書寫習慣,並附上照片、影片、錄音、地點等內容,打造豐富的回憶。

日誌建議僅建立於裝置端,根據使用者活動提供的建議包括寫作內容提示,幫助使用者寫出充滿意義的見解,還有每日反思提示,幫助使用者聚焦想要感謝的人事物、善良、目標等內容,用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中人事物,並且保有韌性、復原力。使用者可以控制「建議」中顯示的內容類型,並可以用自己選擇的「建議」建立日誌條目。如果想要建議寫日誌的好習慣,用戶可以從「設定」內自訂提醒的頻率、時間等排程,也可以使用裝置密碼或Face ID來鎖定日誌App,或也可以針對單一日誌進行上鎖。

蔡宇哲解釋,「生物演化過程中爲了生存,導致人性比較容易將壞事記下來,反而不容易注意到發生過的好事。因此發現或記得好事情的能力,往往需要靠後天練習。」而日誌App的出現,正引導大家發現生活中的正能量,同時降低負能量的衝擊力。

除了用「日誌」練習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正念,蔡宇哲也建議大家可以使用Apple Watch上的「正念」調整呼吸、降低生活中服能量衝擊;另外,白天光照不足增加憂鬱症風險,照光可改善失眠者睡眠中斷情況,透過健康App裡的「日照時間」,3招輕鬆做好身心健康的基本功。

用戶可以從「設定」內自訂提醒的頻率、時間等排程。記者黃筱晴/攝影

Podcast「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蔡宇哲博士指出,只要每天記錄下生活中單純而美好的小事,持續寫日誌14天,就可以提高日常幸福感。記者黃筱晴/攝影

爲了提供日誌內容靈感,App可以根據使用者最近的活動,例如照片、人物、地點、體能訓練等,智慧地提供個人化建議。圖/蘋果提供

蔡宇哲表示,發現或記得好事情的能力,往往需要靠後天練習。而日誌App可引導大家發現生活中的正能量,同時降低負能量的衝擊力。圖/蔡宇哲提供

通知功能可以幫助使用者養成書寫的習慣,並持之以恆地寫日誌。圖/蘋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