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解讀美國留學申請認知誤區:高分中國學霸失寵世界名校?

原創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國際教育頻道主編 趙剛

2024年2月17日,中國教育在線國際教育頻道參加了國際升學指導專家鄧寧組織的題爲《留學中的“知與不知”》的高端講座,特邀國內知名心理學家尹璞主講,分析中國學生、家長在美國名校申請過程中的認知誤區,並對其中的問題提出修正建議。

“不少家長朋友反映,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說幾句就不搭理我了,太難管了,有時候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還挺緊張,是不是這樣?”尹璞老師笑容可掬地描述了當前中國家庭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引得在場參與互動的家長笑着頻頻點頭,而笑容中又分明透露出疲憊與無奈。

尹老師進一步分析親子關係疏離、脫鉤的時代背景。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多年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一躍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而中國社會發展也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發生鉅變,人們觀念上的衝突與摩擦異常激烈,所造成的家庭關係中的代溝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嚴重的。

“今天討論的主題是留學申請中的認知,包括學生的自我認知、親子認知、對海外院校的認知、對所選專業的認知等多個側面的問題,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認知代溝最爲棘手,導致家庭教育誤區,並影響孩子的成長。”作爲國內知名心理學家,尹璞老師切中家庭關係中的認知要害後,迅速回顧了家庭教育的不同階段。

“其實,總體上看,中國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的教育方法還是以孩子爲核心的,比如在幫助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過程中,能夠尊重孩子的意願,循循善誘地鼓勵孩子成長。但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後,情況就發生了根本變化。”

尹老師特別提到孩子在幼兒園、小學階段的本我訴求仍占主導地位,比如畫畫時的粗線條、多色調、比例誇大能體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徵。而此時,家長不自覺地開始干預孩子畫作創作的方向,特別是將其中物與物之間的比例調整到成人認知的水平。

由此,外界標準開始時時左右孩子的思維方式,作爲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有意無意間將自己的思維方式作爲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失去自我感受的孩子,開始逐漸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尹老師頗爲憂慮地指出:“從幼兒園時期開始,中國孩子的創造力逐漸被削弱,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孩子爲核心,轉變爲家長爲核心,處於指令、意旨執行一方的孩子,已經很難自主。這是留學申請階段出現的學生自主性缺失、個性缺失的源頭。”

遭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雙重壓制,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和爭執開始升級。而此時,親子關係中爭論的焦點往往從對與錯開始,迅速轉變成尊嚴與尊重的問題。

“爲了自己的尊嚴,孩子在捍衛自己的決定權,家長需要意識到尊重孩子的重要性,特別要尊重孩子的發言權。否則,孩子日後很難建立起尊嚴。”尹璞老師一針見血的分析引發了更多互動和討論。

青春期看似充滿躁動、叛逆、苦悶,實質上恰恰是自我認知和關係認知建立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抗爭是一種能量的自然流露,彷彿在反覆宣讀“個人獨立宣言”。自我認知過程與自尊、自立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在關係中表明自己的地位和態度。儘管表面上孩子與家長之間充滿矛盾,其實孩子在尋求與父母建立一種新的關係。錯過這個重建親子關係的窗口期,甚至無視孩子的訴求,採取壓制、對抗的態度,父母可能永遠失去與孩子和解的機會,孩子也可能永遠失去樹立自信的機遇期。

在國際升學方面,海外名校如何定義“好學生”呢?

在人才選拔方面,尹老師先以德甲法蘭克福俱樂部在北京國安隊選中楊晨作外援的案例進行類比。20世紀90年代末期,法蘭克福隊教練在國安隊訓練場觀察球員,此前國安隊推薦的幾位主力都沒能被選中,而替補球員楊晨得到了德國方面的積極評價和高度認可。1998年7月楊晨正式轉會法蘭克福隊後,表現優異,迅速成爲隊內主力和最佳射手,而且還是迄今爲止全球五大聯賽中國球員的天花板。

尹老師特別提到,法蘭克福隊選拔的標準不是看球員現有的水平怎麼樣,而是發展潛力如何,即他身上有哪些教練教不了的東西。而楊晨作爲前鋒球員最大的潛質是其出色的速度優勢,這也是確保其德甲傳奇地位的最大優勢。

話鋒一轉,尹老師談到哈佛大學本科階段的錄取標準。

申請哈佛的學生大多數是高分學生,哈佛錄取的卻不一定是高分學生。這座世界頂級名校的招生錄取理念與國內的高考錄取不一樣。國內高招是以高考成績爲標準,每一分作爲一個分數段,層層選拔,因此高分對應名校錄取。而在哈佛看來,以標化考試底線要求100分,到線之後100分和110分所反應的智力差別可以忽略不計,在此基礎上,分數無法體現的“人”的評價問題成爲錄取焦點。

“中國家庭、學校習慣圍繞外在評價體系教育孩子,導致中國學生自我評價缺失,也就是說只見分數、名次、獎勵,卻看不到人的特點。”尹老師提到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典型”中國學生的特點幾乎只剩下高分,他形象地把這類學生比喻爲“長頸雞”。

“哈佛需要的是鶴立雞羣中的鶴,有特點、有高度,而咱們國內學生大多不是鶴,而是憑高分讓自己高一些,但同質化嚴重的雞,姑且稱爲長頸雞。”

爲了中考、高考,國內學制中的初三、高三幾乎消失,完全成爲集訓式備考,而學生則在反覆刷題以謀求高分。這種適應國內升學體制的做法,也被很多學生和家長運用到國際升學領域。中國學生在申請海外名校的過程中,仍然將大量精力和時間集中在標化考試的備考和刷分上,比如語言類考試的託福、ACT、SAT等。

國際升學指導專家鄧寧老師代表家長和學生向尹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在現實內卷嚴重的環境裡,很多國內學生逐漸將自己內化爲“不行”,如何培養魄力、勇氣和自信?

針對這個問題,尹老師做了詳細解讀和迴應。

當前學生自信的來源仍是外在評價,很難短時間內扭轉,需要多點開花,多點呼應,學生、家長、學校共同努力。特別要在學習以外,讓孩子體察自己的潛力,獲得學習之外的讚賞,這樣,學生潛在的亮點將不斷被發現。

一般來說,人在“趨利避害”的動因誘導下更看重避害,父母和老師對缺點反應快,對優點沒有反應,或反應很慢。這不利於及時培養學生的自信,需要儘快改正。這其中,家長的評價體系對孩子最重要。

家長傳承傳統、僵化的教育方法,除了剝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外,往往強化孩子對錯誤、缺點的敏感和恐懼,家長甚至直接爲孩子的成長之路“排雷”,代替孩子做決策,嚴重忽視孩子內在需求。

因此,需要家長主動調整親子關係,尊重、甚至“下放”孩子的自主權,恢復嬰幼兒時期以孩子爲核心的激勵機制。

國際升學,分數僅僅是起點,更多時候,需要集中精力做好“人”的工作。知名心理學家尹璞老師提出在申請文書和專業實踐兩方面做好針對國內學生的指導和培養。

申請文書準備是在技術層面上的戰略問題。換句話說,爲講好中國學生的故事,先要深刻領悟海外名校(特別是美國名校)的招生錄取理念和原則。

尹老師將美國名校形象地比喻爲社區。有的“社區”崇尚嚴謹、莊重的氣質,而有的“社區”則傾向於是活躍、創新的風格。但無論是哪種類型,爲了保持大品牌、高質量、好口碑,需要多元化的學生,而不是同質化的人羣。

這種招生錄取的“戰略性”思路,是以“人”、而不是“分數”爲選拔核心。這樣一來,在文書方面,比如推薦信,就需要突出“人的成長”。

尹老師曾在國際學校開設英語寫作課,他的一個學生選擇這門課後中途放棄,因此只得到了F(不及格)。後來,這個學生重修這門課,仍準備放棄,並認爲自己能力不足,很難通過。

尹老師在與這個學生的交流中指出,她的優點非常突出,傳承了父母在商界的社會溝通能力,待人接物成熟、幹練,自信而有親和力,日後很可能也是商場達人。當前唯一短板看似是英文寫作,而實際上是主觀逃避、膽怯,如果不逃避、勇敢起來,完全可以學好這門課。而且,通過英文寫作課的目的不是爲了分數,而是增強自己的信心和勇氣。

這個學生在受到尹老師激勵後,重修英文寫作課的分數是A+,兩次成績平均是C+。儘管綜合平均成績並不理想,但尹老師在推薦信中特別談及上述案例,揭示學生的內在能量和潛力,在GPA成績不高的情況下,學生竟然申請到了美國前20名的院校。

尹璞以上述事例引導出家長、升學指導教師在申請準備方面的重要使命:以足夠的包容傾聽、梳理孩子身上的亮點,講好高於分數價值的故事,讓學生在名校申請中脫穎而出。

在文書準備之外,海外大學專業選擇方面也需要深入思考。

相對而言,國外的學生選擇專業比較方便,在興趣驅動下對心儀專業的長期關注,使國外學生表現出強烈的申請意願、深厚的知識儲備和不可限量的個人發展潛力。而很多中國學生甚至對專業本身的瞭解都嚴重不足,選擇專業的困難較多。

按尹老師的說法,興趣、擅長、能力是選專業的必要條件。如果尚不具備上述條件,根據此前“傾聽-梳理”原則,也能協助孩子選擇比較適合的專業和院校。

尹老師特別強調,不必糾結本科專業選擇的方向,除了海外院校換專業的高度靈活性外,掌握交叉學科的“跨界”能力是當前國內外就業市場的共同需求,跨界人才的調整和適應能力超過其他人。

“規劃的路”與“走出來的路”往往並不重合,最終會發現,專業選擇也很難預先規劃。到了大學層面的教育,無論海外,還是國內,都不再是灌輸型的方式。不實踐,無法認知專業走向中隱藏的“雷”和“坑”。

尹璞老師本人的專業選擇之路很值得關注。他曾在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一年後退學,開始了海外留學之路。爲了適應美國職場的需求,年輕的尹璞選擇會計、計算機專業,後來發現不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又嘗試了經濟學、生物學、甚至作曲專業,最後確定爲心理學。

畢業後,尹璞也並沒有馬上從事心理方面的工作,但讓他充滿自信的是,無論進入哪個工作圈子,他都是業內最懂心理的人,並因此被一家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選中做了總經理。

“自己走出來的專業之路,越走越能培養信心,自己的話語權才能最大化。”

針對專業選擇,鄧寧提出,“放下規劃,先走起來”的建議使很多國內學生不適應,如果按這種摸石頭過河的方式,結果(發展方向)是什麼?

這個問題似乎正中下懷,尹老師微笑着回答,中國學生和家長的目標有時候過於具體、刻板,似乎從幼兒園開始就要把清華、北大作爲奮鬥目標。而以實踐爲導向的專業選擇思維模式並不是大多數國內學生所熟悉的。

有不適應的反應很正常。可以調整此前我們預設的院校、專業申請“劇本”,變化和延伸是留學中必要的認知。之所以需要適應變化,是因爲美國4年的本科學習時間成本很高,沿着自己不喜歡的路徑“混”下去,就是浪費時間,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

尹璞老師還特別提醒,接到學校的通知,無論是錄取通知,還是未錄取通知,都值得慶祝。大多數情況下,錄取辦公室比學生更瞭解大學的實際情況,不被錄取說明學生不適合。海外名校需要適合其文化、理念的學生,因此,對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高分好學生來說,申請到美國頂級名校是幸運,沒能申請到,只說明自己與這所名校之間不夠匹配,還需要選擇更適合自己、更看重自己的院校。

尹老師引用英國著名詩人艾略特的詩概括對留學認知的過程:我們永遠不會停止探索,而每一次探索的終點必將是當初的起點,但我們將第一次認識它。

其實,留學申請就是從一個空心圓開始,到一個實心圓結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