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鐵門關市:戈壁設施農業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原標題:新疆鐵門關市:戈壁設施農業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8日電 (史玉江 李春霞)初夏時節,在新疆鐵門關市三十一團的茫茫戈壁上,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自空中俯瞰,場面壯觀。

冷棚內,前期試種的菌棒上已經長出新鮮蘑菇。李春霞 攝

16日,記者走進三十一團福興羅楊菌菇產業園看到,產業園業務用房、生產車間、50座冷棚及室外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工人們正在生產菌棒,然後將菌棒整齊擺放於冷棚內。一些前期試種的菌棒上已經長出新鮮蘑菇。

工人們正在生產菌棒。李春霞 攝

福興羅楊菌菇產業園是依託河北援疆資金建設的戈壁設施農業項目,由三十一團英庫勒資產管理公司與福建客商合作經營,總投資500萬元。

“建這個產業園可以改變團場目前產業比較單一、職工增收致富渠道比較少的現狀,同時起到示範引領作用。”福興羅楊菌菇園負責人吳宗寶告訴記者,產業園將給50餘人提供穩定就業。

菌棒所需的主要材料爲棉籽殼。三十一團是植棉大團,有着豐富的原材料。該產業園計劃依託現有的菌菇棚產生盈利,將帶動全團形成產業化發展之路。

三十一團福興羅楊菌菇產業園計劃依託現有的菌菇棚產生盈利,帶動全團形成產業化發展之路。李春霞 攝

吳宗寶表示,目前產業園裡主要的品種是茶樹菇,後期會增加香菇、白木耳、猴頭菇、羊肚菌等適應本地氣候和條件的品種。“現在種的是茶樹菇,4月20日點的種,預計6月20日可以上市,到時候本地的‘菜籃子’會豐富一些,銷售價格大約在每公斤12元。”

來自福建古田的客商劉其灼告訴記者,福建是盛產菌菇的地方,有固定銷售渠道,“這裡生產的食用菌,除了供應本地職工羣衆和周邊地區外,將進行深加工,銷售至福建。”

豐富的光熱條件、廣袤的戈壁沙漠,爲鐵門關市發展設施農業帶來天時、地利優勢,昔日不毛之地正變身“菜籃子”“果盤子”,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