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答21:大灣區擁有創新的土壤,促進中新創新生態系統的深度聯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粵港澳大灣區是華南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創新活力的地區之一。通過在大灣區建立廣州創新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得以加強與世界各地其他創新中心的聯繫,爲提升大灣區的創新活力做出貢獻。”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3月28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廣州創新研究舉行揭牌儀式,位於中新智慧園的辦公大樓正式運營辦公。陳永財在儀式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廣州,藉此機會參觀了位於廣州的企業,他對廣州的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創新“印象深刻”。對於在廣州建立創新研究院,陳永財表示很榮幸,“未來十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將培養2200名博士研究生、博士後和碩士生等專業性人才,培養這些畢業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

談到接下來的規劃,陳永財表示,希望把新加坡的初創企業帶到大灣區,帶到中新廣州知識城;另一方面,把大灣區的初創企業帶到新加坡,以此連接這兩個創新區域。他表示,大灣區和新加坡之間的人才和創業公司的交流,對促進大灣區和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統之間的深度聯繫至關重要。

近年來,新加坡國立大學和中國的合作關係日益密切。從2011年起,新加坡國立大學就分別在蘇州、重慶、福州設立了研究院。廣州創新研究院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中國的第四所研究院,也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旗艦項目。

通過研究院鏈接世界其他創新中心

《21世紀》:能否介紹一下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廣州設立創新研究院的原因?

陳永財:大約一年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了中新廣州知識城。這不僅代表雙方對中國和新加坡之間合作的肯定,還使兩國關係成爲高質量和前瞻性的夥伴關係。一年過去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很幸運也很榮幸能夠在廣州建立我們的創新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很重要,它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中國建立的第四個研究所。我們將重點關注三個方面,即研究與轉化、人才發展以及創新和創業。

《21世紀》:廣州創新研究院重點關注智慧城市、信息通信技術、電子科技的孵化與轉型,具體是如何實施的?該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中國的其他三所研究院在功能上有何不同?

陳永財:有一點很重要,粵港澳大灣區是華南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創新活力的地區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希望通過與世界各地其他創新中心的聯繫,爲這種活力做出貢獻。

之後我們要怎麼做?第一件事是要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企業展開密切合作。因此我們與這些公司簽署13項協議,以便我們與他們合作和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他們對科研轉化的要求。大灣區在智慧城市領域、電信、電子科技、生物醫學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發展非常迅速。

未來10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將培養2200名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碩士生。我希望向這些畢業生灌輸創新的思想,讓他們日後具備創新和創業的能力。

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擁有非常廣泛的創新創業網絡。我們在世界各地有20個全球校友會及校友組織,我們以此培養各國學生的創業精神。我們也希望把新加坡的初創企業帶到大灣區,帶到中新廣州知識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把大灣區的初創企業帶到新加坡,以此連接兩個創新區域。

人才、創業公司交流促進創新系統聯繫

《21世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GII),深港廣集羣排名第二,這是科技集羣連續第四年排名全球第二。您如何看待大灣區的創新發展現狀?廣州創新研究院將如何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

陳永財:(要創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剛纔說過,新加坡國立大學致力於人才培養,未來10年爲該地區提供2200名專業人才。在培訓過程中,我們會把所有的學員帶到大灣區,到我們在廣州的研究院與企業建立聯繫。學員們在接受培訓之後,他們都將爲中新廣州知識城做出貢獻,所以這是與人建立聯繫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次,我們要向中新廣州知識城引進小型創業公司,也有可能將初創企業從中新廣州知識城引進到新加坡。這樣他們才能真正進入東南亞創新體系。人才和創業公司的交流,對促進大灣區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統之間的深度聯繫至關重要。這是高質量和具有前瞻性的協作,這也是中國和新加坡共同努力的方向。

《21世紀》:這是您第幾次來廣州?您如何看待廣州在人才積累和創新企業孵化方面的發展?

陳永財:這是我第一次來,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我們很幸運能在這裡設立研究院,有這麼多熱情的朋友和城市管理者。我們的研究院是由廣州市政府和新加坡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合作建立的,這屬於三方合作,因此在行政層面上有非常好的合作。這次旅程我有幸參觀了一些大公司,如汽車公司。我對廣州的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創新印象深刻。因此,我們對這次合作感到非常興奮,希望我們能在大灣區有所貢獻。

與企業合作轉化研究成果

《21世紀》:您希望廣州創新研究院未來在產學研方面有怎樣的實踐?

陳永財:研究轉化將是我們密切合作的部分。我們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的13家公司簽署13項協議,將在與他們研究類型相關的領域與他們合作。作爲人才培養的一部分,博士和博士後也會研究這類問題。我們有38名教授,這些都是我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頂尖教授,他們將在廣州創新研究院教學。所以,這是我們與中新廣州知識城聯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21世紀》:中新在推動國際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怎樣的合作潛力?

陳永財:中國是一個研究強國,新加坡雖然地理面積小,但我們也有非常高質量的研究、轉化和創新。新加坡的優勢在於我們擁有全球網絡,因此通過兩國合作。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彼此的聯繫網絡,這是一個高質量且具有前瞻性的合作關係。中國和新加坡的合作已經陸續開始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很榮幸能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