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 王瑞傑首場硬仗

新加坡今日舉行國會大選,一黨獨大長達50年的人民行動黨(人行黨)獲勝料無懸念。(美聯社)

新加坡選舉看點和意義

新加坡今日舉行國會大選,一黨獨大長達50年的人民行動黨(人行黨)獲勝料無懸念,李顯龍總理一手提拔的副總理兼財長王瑞傑,則首度率領第4代領導團隊(4G Leaders)投入大選,被形容爲「世代交替」之戰。這次執政黨能否維持高得票率,將反映選民對政府抗疫紓困作爲的滿意度,以及對4G領導團隊的信任度。

本屆選舉由人行黨,以及工人黨、前進黨等反對黨角逐93個國會席位。星國全國共設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17個集選區中包括6個四人集選區和11個五人集選區,共佔93個議席中的79席。在每個集選區,各黨派派出數名候選人組團參選,屬於「贏者通吃」,選情格外引人注目。

進入投票前冷靜日

昨日爲投票前的「冷靜日」,嚴禁競選活動。人行黨8日晚在臉書直播,呼籲選民委託最有實力的團隊來照顧國家,爭取在最後競選一夜拉票。反對黨則呼籲民衆支持更多不同政見人士進入國會,強化監督和制衡執政黨的力量。

美陸角力 最大難題

本次大選,標誌着人行黨邁入4G領導團隊全面接班階段,68歲的李顯龍總理可能是最後一次參選,只待2022年初或之前正式交棒。59歲王瑞傑作爲4G的核心人物,角色愈顯得重要。這次王瑞傑離開服務9年的淡濱尼集選區,轉戰上屆選舉人行黨勝出但得票率最低的東海岸集選區,便被視爲接班前的硬仗考驗。

反對陣營方面,唯一擁有國會議席的工人黨,同樣面臨世代交替,有「潮州怒漢」之稱的老將劉程強這次不參選,由43歲黨魁畢丹星親自領軍,誓要保住劉擔任議員9年的阿裕尼集選區。而李顯龍的胞弟李顯揚選前加入前進黨,該黨本次推出最多候選人,並由80歲黨魁陳清木率隊親征西海岸集選區,選情亦受關注。

大選之後,新加坡最大難題仍是美陸角力升溫,該要如何保持外交平衡。外界認爲王瑞傑親民的形象,加上處理金融方面的經驗,可望穩住星國經濟發展;而他擔任內閣資政李光耀(故總理)私人秘書的經驗,也或許有助於他周旋美陸兩強之間。王瑞傑去年10月訪陸時曾稱,希望美陸能建立「合競」(coopetition)關係,即合作與競爭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