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藥品集採藥價降了,質量也要跟得上

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近日正式揭曉中選結果。至此,這一持續6年的國家行動已累計採購435種藥品,惠及大量患者。但也要注意,集採藥品價格降了,藥品質量不能跟着降。

國家藥品集採提質擴面,給百姓帶來的實惠有目共睹。藥品集採斬斷藥品領域的灰色利益鏈條,減去藥品流通的虛浮水分,降低百姓購藥的負擔,讓更多患者“用得起藥”。

隨着藥品集採改革進入深水區,消費者也出現了一些擔心:集採價格降得多,是否會造成企業偷工減料,進而影響藥品療效?有的藥企就表示,老藥價格壓低了,創新藥的勁頭還得保障;也有患者發現,藥價便宜了,可一些沒進集採的好藥難買到了。

縱觀世界很多國家的醫療保障事業,藥品價格都是一道效率與公平如何平衡的難題。

消費者的擔心與顧慮,就是下一步改革的着力點和突破口。從“買得起”到“用得好”,還需要企業、醫保、藥監等有關方面的協同努力,進一步做好藥品集採的“加減法”。

一方面,要繼續在患者反映強烈的一些用藥負擔上做好“減法題”;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藥品質量提升這道“加法題”。

藥品集採不能止於“價低者得”,嚴格保證質量是前提。在前置開展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同時,要持續對集採中選藥品開展真實世界研究,加強監管,杜絕犧牲質量換價格;推動同一治療領域不同作用機理、療效更優、使用更便捷的藥品廣泛進入臨牀,讓用藥提質升級。

進一步完善集採製度,特別是完善藥品質量監管體制和政策,守護好人民羣衆的用藥安全,才能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更堅實支撐。

來源:徐鵬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