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老街「缺口」修復 東邊街3棟立面整修再現風華

新化老街東邊立面整修今天竣工,鄉親視爲地方大事。(曹婷婷攝)

新化老街東邊立面整修今天竣工,鄉親視爲地方大事。(曹婷婷攝)

新化老街仿巴洛克建是街道一大特色,左爲西邊街,右爲東邊街。(曹婷婷攝)

承載百年風華歷史的新化老街仿巴洛克建築是一大特色,然東邊街第一銀行左右兩側3間建築拆除以來,地方20多年來爭取將立面景觀缺口補上,經立委郭國文協調,一銀允諾出資重建,比對老照片、找來在地泥作師傅,整修歷經近2年,今天宣佈立面景觀完成整修,許多新化鄉親都到場見證這一刻。

今天完成修復3戶立面景觀的連棟建築門面,其中一側遭拆除的2戶原屬三連棟建築,當時爲王乞生醫生所有,也是昔日新化老街中最高的建築物。新化文史工作作者康文榮說,王乞生醫院的三連棟建築是當時東邊街最高、最豪華的樓房,二戰期間,頂層陽臺還曾是新化最高的防空哨。另,還有1戶前身則爲美香餅舖。

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說,一銀新化分行設於1944年,當時是「臺灣商工銀行新化出張所」,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名,1979年改建爲目前的4層大樓。此次在郭國文、臺南城市文化協會理事長王榮森熱心奔走、居中協調下,贊助街區立面景觀整修,將外牆與紋飾等風格都維持一致化,也比對老照片恢復缺口的視覺,讓老街看起來更完整美觀。

郭國文表示,新化可說是「文化發電機」,這個軟實力也能帶動在地觀光,今天老街立面缺口完工,也讓文化發電機愈來愈有電,同時也符合地方20多年來的期待。他說,20多年前,因一銀要再改建大樓,買下左鄰右舍共5戶並拆除,兩側缺口被戲稱「掉了2顆門牙」,多年來與地方積極與一銀溝通,一銀同意將過去拆除消失的立面,透過仿製重建,將缺口補上,重現風華。

王榮森提到,新化老街走過百年曆史變遷,老街曾面臨拆除拓寬命運,難得的是,新化老街居民經由表決,以壓倒性票數,將老街樣貌得以保留下來,期間雖歷經立面拆除消失,而今又整修竣工,更顯難能可貴。

今天竣工儀式包括大力協助修復的立委郭國文、市議員林志展等人都出席,郭國文也肯定一銀投入1000多萬元協助修復,善盡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