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九條”有望 孕育新一輪牛市

時隔十年,資本市場再迎新“國九條”。4月12日,《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正式發佈。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後,國務院再次出臺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多家機構和業內專家認爲,新“國九條”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加強監管來實現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A股有望孕育新一輪牛市。與此同時,新“國九條”發佈後,多家上市公司迅速組織學習,紛紛表示將積極貫徹落實新“國九條”相關要求,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積極回報投資者。

券商

賦予分紅率更高關注度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伴隨新“國九條”出臺,新一輪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框架逐漸清晰,聚焦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指明瞭中長期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新藍圖。

招商證券指出,在市值管理的基調上,新“國九條”強調“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相比2014年“國九條”提出的“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更關注上市公司價值實現與價值創造的統籌兼顧。

“本次‘國九條’賦予分紅率更高的關注度,引導市場重新對資產進行定價。”天風證券表示,給予分紅率更高的關注度,破除唯淨利潤增速論,投資需考慮的範疇從公司能夠賺多少錢到公司能夠爲投資者實現多少價值,能夠實現多少分紅。

國海證券表示,如果說前兩次“國九條”是在做加法,那麼第三次“國九條”則是明確在做減法,重點突出了嚴監管、強監管以及面面俱到的“強化監管”思路,並未過多強調業務創新或一味追求快速發展。國海證券表示,無論三次“國九條”是什麼樣的基調和政策取向,其初衷都是爲了A股市場中長期向好,只不過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發力點和側重點。

開源證券表示,歷史上“國九條”作爲綱領性文件出臺後,利好資本市場發展的舉措跟隨發佈,共同促成了兩輪牛市。本次《意見》也有望孕育新一輪牛市。但需要指出的是,股市長牛與實體經濟向好發展、貨幣財政等宏觀政策協同分不開,因此仍需密切觀察後續房地產政策的調整,以及中央財政和貨幣寬鬆的力度是否有變化。

國投證券分析稱,新“國九條”再提製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及分紅要求,結合此前央企市值管理全面推進政策,預計後續各央企考覈方案有望逐步落地,疊加現金分紅監督管理力度加大,看好未來建築央企內在價值提升和市場回報表現,低估值建築央企有望充分受益。

專家

應調動各方監管積極性

在經濟學者盤和林看來,新“國九條”的提出並非針對行情,而是針對資本市場監管。從內容看,新“國九條”主要針對的是當前資本市場監管機制缺陷做出的補充,比如上市和退市的平衡,比如對機構,對交易,對上市公司等各方的監管,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加強監管來實現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盤和林進一步指出“國九條”在市場監管方面的多項亮點,比如加強退市企業中小股東的司法救濟,以代表訴訟方式來挽回無過錯中小股東損失,比如強調中介機構“看門人”的責任,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

在強調上市公司監管的同時,新“國九條”同時也加強了證券基金機構監管、交易監管。對此,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指出,基金機構是證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國資本市場正發生歷史性變化,從長遠看,散戶時代必將終結。未來個人投資將更多委託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來進行,基金機構的規範運行非常重要,不僅要避免歷史上“基金黑幕”事件重演,還要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風氣。

在劉曉博看來,投資者習慣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伴隨股市各個環節制度、信用的建立。讓基金經理成爲投資水平高、風氣正的羣體,這對於建立中國股市的信用、改變投資者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新“國九條”鼓勵銀行理財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提升權益投資規模。對於這點,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這將爲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也將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資本市場健康持續發展。“但短期內不宜高估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數量。”董希淼表示,銀行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不高,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股票基金面臨集中度要求等約束。但從長期看,理財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深度將有望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新“國九條”的難點,盤和林認爲在於如何落地。他認爲需要壯大資本市場的監管力量,既要充實監管部門的人員技術力量,也要適當使用市場機制,調動市場各方的監管積極性,比如中介機構。

上市公司

將積極回報投資者

德明利於2022年7月上市,藉資本市場東風,公司經營業績及內控治理水平均取得顯著提升。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國九條”發佈後,公司高度重視,積極學習研究,落實到日常經營管理層面。“公司將在持續提高技術實力和經營業績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做好信息披露,積極推動現金分紅,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將企業發展成果與投資者共享。”公司將進一步聚焦存儲芯片主業,提高存儲產業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國產化水平,爲維護國家信息和數據安全、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國際競爭優勢、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貢獻企業應有的力量。

匯川技術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持續監管重點在於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現金分紅監管,引入市值管理考覈評價,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持續監管是確保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規範公司行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可以增強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市場信任度,有助於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貝特瑞作爲全球電池材料整體解決方案領導者,在負極材料領域已連續十四年市場佔有率保持全球第一,成爲全球前十大電池企業的核心供應商。2021年11月,貝特瑞從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目前爲北交所市值最大的企業。貝特瑞表示,“國九條”政策的出臺體現了有關部門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指導,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公司將抓住機遇,完善公司治理,堅持創新引領,持續深耕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利用好資本市場整合資源,不斷做大做強,回報投資者。

市場反應

中字頭板塊集體走強

4月15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截至收盤,滬指漲1.26%,深成指漲1.53%,創業板指漲1.85%,北證50指數跌1.34%,滬深京三市成交額億10020元,其中滬深兩市9971億元,較上日放量1870億元。藍籌股微盤股大分化,兩市超4000只個股飄綠,北向資金淨買入81.08億元。

板塊題材上,中船系、中字頭股票、證券、銀行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酒店及餐飲、ST概念、殼資源跌幅居前。

盤面上,中字頭板塊集體走強,中鐵裝配(300374)、中遠通(301516)、中國中車(601766)、中公高科(603860)、中國交建(601800)、中信海直(000099)等多股漲停,中國西電(601179)、中國巨石(600176)漲停炸板。

同受新“國九條”影響,大金融板塊漲幅居前,建元信託(600816)、首創證券(601136)雙雙漲停,信達證券(601059)、中糧資本(002423)、中油資本(000617)、中信銀行等跟漲。

ST板塊集體重挫,指數下跌5.35%,板塊內僅3只個股飄紅。消息面,新“國九條”中提出,加大規範類退市實施力度,滬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訂相關退市規則。上交所修訂重組上市條件,加大對重組上市的監管力度,削減“殼資源”價值,對照主板上市條件的修改,提高主板重組上市條件。北交所提出,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100萬股將被強制退市。深交所提出,適當提高主板A股(含A+B股)公司市值退市標準至5億元。

採寫:南都記者 邱墨山 王玉鳳 吳鴻森 石力

製圖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