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會臉譜/林沛祥首要拚交通 為通勤族減壓

林沛祥小檔案 製表/遊明煌

林沛祥15歲赴美求學,31歲拿到博士後到海洋大學任教,任教多年才從政,年輕及非典型的思維,41歲時成爲基隆史上最年輕的副議長,如今挺進國會,他自嘲「我真的很不像國民黨」。

父母分別是前市長林水木、6屆立委徐少萍,林沛祥被對手猛轟政二代、權貴,但他不隨之起舞,提出交通、產業政見應戰。林沛祥說,貶低對手沒辦法爲自己加分,「市民選擇投誰,是着眼於未來可以做什麼,不是看你過去」、「我從政之路反而比別人辛苦」。面對政二代標籤,林沛祥不覺得是包袱,也沒有切割,「我以父母爲傲,但我還是林沛祥」。

林沛祥認爲,過去民進黨執政8年,未從根本改變產業結構,無法讓基隆人留在基隆上班,幸福指數多敬陪末座,基隆人不滿意,國民黨要加倍努力。

林沛祥曾在港務公司服務多年,博士論文就談港口政策,他說「基隆港是基隆市的肝,肝如不好人生就是黑白的」,基隆港自從港工捐被拿掉後就一蹶不振,營運成本由基隆人吸收,稅收應透過某種機制迴歸基隆建設,他也要努力推動港口轉型,找回昔日榮光。

進入國會,林沛祥將找交通部整體規畫首都圈客運,解決通勤困境;在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規畫,他也主張進安樂區是可評估方案之一,要讓交通條件更臻完善,爲基隆廣大通勤族減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