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恐引發13種副作用!心臟、神經等都有!疫苗商家終於承認...

新冠疫苗與少數疾病風險有關

一項由國際疫苗專家聯盟開展的大規模研究發現,雖然新冠疫苗整體安全性良好,但與少數心臟、血液和神經系統疾病發病率略有升高存在一定關聯。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任何一種疾病的絕對發病風險仍然很小,疫苗爲全球避免大量死亡帶來的利大於弊。

研究覆蓋逾9900萬人

這項被認爲是同類最大規模的全球研究,涉及8個國家共9900多萬名接種者,分析了13種與疫苗可能相關的醫療狀況。

研究對象包括輝瑞、Moderna和阿斯利康三種主要新冠疫苗。

結果顯示,這三種疫苗與5種疾病的發病風險確有顯着升高關聯,包括心肌炎、心包炎、貝爾氏面癱、吉蘭-巴利綜合徵等。此外還涉及13種副作用。

其中,接種第三劑阿斯利康疫苗後,患心肌炎風險增加6.9倍;Moderna第四劑則使心包炎風險增加2.6倍。

事實上,在澳大利亞也有不少民衆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罕見併發症的報告。

政府工作人員Daniel Shepherd在接種三針後患上心包炎,感覺"現在有一顆90歲老人的心臟"。

而且副作用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其他澳洲人在接種疫苗後也出現瞭如耳聾、耳鳴、心跳加速、貝爾氏面癱等病症。

一位神經科學家甚至因腦損傷而無法長時間站立,只得搬回父母家中。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風險比率有所增加,但由疫苗導致的絕對發病例數依然很少。

例如全球已接種逾130億劑次疫苗,但所有相關病症的病例僅2000例左右。

阿斯利康承認疫苗可能引發血栓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近日在一起法律訴訟中承認,其新冠疫苗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導致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血栓形成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TTS)。

這一承認令該公司面臨受害者及家屬賠償的壓力。

TTS是一種伴有血小板減少的血栓形成綜合徵,可能發生在大腦或身體其他部位血管中,雖然發病率極低,但可能危及生命。

世衛稱腺病毒載體疫苗如阿斯利康疫苗確實與此情況罕有關聯。

儘管疫苗避免了大量死亡,但也存在引發此類免疫反應的風險。

目前,包括一名兩子之父傑米·斯科特在內的多名受害者及家屬已對阿斯利康提起訴訟,索賠疫苗導致的嚴重健康損害。

斯科特稱在2021年4月接種後出現腦部血栓和出血,造成持續腦損傷無法工作。

其妻凱特表示,醫學界早已認定VITT與疫苗有因果關係,但阿斯利康一直否認並拖延承認責任。

在法庭文件中,阿斯利康最終不得不承認其疫苗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導致TTS,儘管稱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凱特指出,阿斯利康花費3年時間承認責任,她要求該公司爲其家人和其他受害家庭道歉並給予公平賠償,誓言將堅持到底直至伸張正義。

作爲帶來巨大公共健康利益的疫苗,其潛在嚴重副作用風險也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處理。

希望製藥企業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爲極少數不幸受害者伸張正義,而非一味逃避推卸,並在今後新藥研發中加強風險評估,最大限度保障公衆用藥安全。

疫苗利大於弊獲共識

研究團隊表示,新冠疫苗帶來的獲益遠大於潛在風險。據估計,疫苗在全球避免了超過1900萬人死亡,僅美國就避免了約300萬人病故。

耶魯大學哈蘭·克魯霍爾茲博士說:"這兩件事都有可能是真的。

疫苗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但也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受到不利影響。"

研究還警示需繼續關注部分疾病如腦腫脹等與疫苗的可能關聯,以期獲得更多證據。

但研究人員強調,接種新冠疫苗的利大於風險遠高於感染病毒本身引發併發症的風險。

這項大規模研究雖然發現新冠疫苗與少數疾病風險略有增加的關聯,但並未改變疫苗整體安全性良好的定論,疫苗帶來的獲益依然是壓倒性的。

研究結果有助於公衆理解疫苗的利弊,併爲制定優化接種策略提供依據。

中澳之間及海外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