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動員令》族人海陸兩棲 引水耕種救珊瑚礁
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近年因族人在臨海梯田恢復有機農法後,並參與全臺首例由部落自主監控珊瑚礁生態計劃,用圖像向部落孩童訴說大海的重要性。(潘國祥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是全臺噶瑪蘭族最大的聚集地,部落靠山又鄰海,族人身分會依循季節更迭變換,既是農夫也是漁民,過去因慣行農法,海里珊瑚礁漸白化。近年族人恢復有機農法,並參與全臺首例由部落自主監控珊瑚礁生態計劃後,以數據說服農民改變耕種方式,珊瑚礁重現生機。
「我們種田時是農民,農閒時是漁民、也是獵人,瞭解山海的變化。」新社部落族人潘銀華說,早期未使用化學資材時,小時候潛水採集龍蝦時,水下2到3公尺就有珊瑚礁,形狀有樹枝狀、饅頭狀、大便狀,包子狀等;龍蝦則常躲在珊瑚礁裡,非常美麗。
新社梯田多采「漫灌」耕種,灌溉水從最高的梯田一路往下溢流,農藥、多餘肥料也被帶到最底下的梯田後,流入大海,潘銀華說,因慣行農業使用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珊瑚礁也變白了,過去沿海有很多的魚蝦貝蟹,現在也都消失,直到這幾年恢復友善環境農法,海洋才漸漸恢復健康。
新社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禎祥說,過去花東沒有海底監測,大海被嚴重污染破壞,原本就是海上民族的噶瑪蘭族,對海底生態的破壞也看得十分清楚。
花蓮區農改場6年前推動裡山倡議,新社部落依山傍海,成爲推動裡海的觀測重點;隔年,部落參與全臺首例的部落自主監控珊瑚礁生態計劃,在中研院珊瑚研究學者陳昭倫指導下,將陸地溪流當作起點,恢復溪流生態,再將水引到水梯田,利用生物吸收,讓有機物質進到海底前就已消化,降低來自陸地的污染。
新社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潘國祥說,藉由珊瑚礁體檢,收集數據及紀錄海底畫面,能讓耆老回想過往並做對比,同時也能讓不會潛水的孩子認識海底生態。
海底監測5年來紀錄數據雖無大幅改變,卻凝聚族人對海洋保護的共識與認同,潘國祥說,這幾年陸續有年輕族人加入紀錄海底環境的行列,目前正在培訓13位青年考取潛水證照,培育操作相關攝影設備,未來預計出攝影集,用照片述說海底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