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三行情書”遙寄“你牽掛的蒼生”
1月14日,封面新聞聯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辦的“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活動啓動。活動邀請“杜迷”們寫下“三行情書”,抒發對於千古“詩聖”的真實情感。爲給廣大遊客和觀衆帶來春節假日新體驗,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特爲此次活動準備了700張春節參觀券。只要提交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就能參與抽獎,有機會在春節假期免費遊杜甫草堂。 活動消息發出不久,著名詩人、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向以鮮教授,就給記者發來他的三組“三行情詩”。第一組這樣寫道:“我曾一字一句背誦你流傳下來的1400多首詩篇/把本應該去熱戀的,兩年黃金般燦爛的韶華/全部,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給了你”;第二組:“一讀到‘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青春,熱血與兄弟/古老的嫉妒火焰,便開始在我心中舒捲,蔓延,那一刻/多麼渴望成爲詩歌雙曜的僕人,或李白杯中一點綠蟻”;第三組是“而今我老了,還將繼續老下去,老下去/老得生無所戀,死無所懼,唯一捨不得放下你的詩/你的愛和痛,你牽掛的蒼生,你讚美的駿馬、雄鷹和鳳凰”。
“羣書萬卷常闇誦”詩歌已內化爲生命記憶的一部分
如此快速地寫下如此深情的詩行,除了向以鮮本身是個寫作快手之外,也跟杜甫其人其詩對他的深刻影響有關。1983年秋,向以鮮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古典文學碩士,主修唐宋文學,杜甫的詩是他的專業課程內容。向以鮮在詩中所寫的“我曾一字一句背誦你流傳下來的1400多首詩篇”,並無誇張成分。 把1400多首詩歌全部背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並不是第一個這樣蠻幹的人。晚清大思想家康有爲就能一字不遺地背誦杜甫全集,這件事被他的學生梁啓超記錄在《飲冰室詩話》之中。”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向以鮮坦言,以前會背的杜詩,“現在大部分都忘記了,現在還能隨口背誦下來的,估計也就百十來首吧。不過,那些遺忘的詩歌珍藏於時間的深處,做着自己的好夢。” 向以鮮說,這些從生命記憶裡喚出來的詩句和用網絡搜出來的詩句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是內化的,成爲自己生命記憶的一部分;後者僅僅是一條資訊而已,和生命本體沒有任何關聯。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腹有”實際上就是一個內化的、被消化汲取的過程,其中一定離不開背誦。杜甫是深諳此道的,並且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羣書萬卷常闇誦”!所謂闇誦,就是默誦或低聲吟誦。 一晃40多年過去了。當年立志用兩年時間背完全部杜詩的大學生,已經成爲一名古典文學教授、新詩領域的實力派詩人,杜甫詩歌就像血液一樣滋養了向以鮮的文學細胞。 在衆多古典詩人當中,向以鮮爲何對杜甫情有獨鍾?“這個可以羅列一長串理由,但我想說的是,杜甫的不可替代之處在於:杜甫是漢語詩歌寫作的標準制定者,他所制定的詩歌標準,不僅僅涵括古典漢語詩歌,還在相當廣闊的意義上,爲現代漢語詩歌的寫作指明瞭方向。”
成都杜甫草堂拓展了成都人的心靈版圖
建築空間對人的心理結構有着重要影響。在成都人的心靈空間中,杜甫草堂寄寓着微妙而壯麗的詩意轉換。杜甫草堂營造始於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擴建工作一直持續到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夏天,成爲一個具有藝術與莊園氣質的家園。“毫無疑問,草堂傾注了杜甫在建築與園藝方面的全部熱情和才華。杜甫可能是成都移民史上第一個明確表達‘來了就不想走’的人。”向以鮮說。 杜甫在成都只生活了45個月,但成都及杜甫草堂對於杜甫來說,具有其他地方無可替代的地標性意義,而現在的杜甫草堂,則是成都的人文地標。向以鮮感嘆,很難想象,如果杜甫沒有這段成都生活經歷,我們還能否看到如此瑰奇多姿、汪洋恣肆的杜甫?“杜甫離世已經一千多年,但是詩人卻以其不朽的詩歌文本和同樣不朽的文化建築空間(杜甫草堂)活在成都,活在成都人的心間。從某種意義來看,成都杜甫草堂拓展了成都人心靈版圖的廣度和深度。”向以鮮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