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對中加徵關稅已失戰略目的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18年~2019年間,分多批對中國價值約3,700億美元商品加徵7.5%~25%不等的關稅。但一些專家認爲,美對中加徵的關稅,其實許多成本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近期因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因素,使美國5月通膨率高達8.6%。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葉倫19日表示,川普時代沿用至今的部分對中關稅已經「毫無戰略意義」,拜登政府正重新檢視,讓「關稅變得有意義」,同時考慮移除部分關稅,作爲緩解美國高通膨的手段。

葉倫強調,「我們都意識到,中國一系列不公平的貿易行爲等問題很重要,但我們(拜登政府)繼承的部分關稅毫無戰略意義,反而提高消費者的成本」。但葉倫未明確點名是那些項目的關稅,也未透露何時會做出決定。

葉倫表示,隨着通膨高漲不退與美國聯準會(Fed)鷹派的升息動作,使今年美國經濟將衰退的說法甚囂塵上。但她認爲,衰退並非是不可避免,美國經濟會從過去的快速成長轉向持續穩定的成長。

拜登政府核心幕僚對是否降低對中關稅意見分歧,包括葉倫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等多次提及應該降低關稅緩解通膨,惟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持不同觀點。戴琪6月上旬曾表示,對抗通膨是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不是「專心關注」中國關稅就能解決的。

實際上,葉倫6月上旬在美國衆議院一場聽證會上曾表示,儘管部分關稅的削減可能是有必要的,可幫助降低部分消費價格,但對高達8%的高通膨率影響可能有限。

美國總統拜登18日證實,很快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並透露正在考慮是否撤銷川普對中國加徵的懲罰關稅。有消息人士表示,拜登很快就會對關稅問題做出決定,而兩國元首通話最快在7月舉行,但要面對面會談,或要等到2022年底中共舉行完「二十大」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