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蒼涼大漠中的浪漫,湖泊“臉紅了”……
2005年,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晉升爲國家級地質公園。2009年,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爲世界地質公園,是迄今爲止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沙漠爲主體的地質公園。2024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羣”成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漫漫申遺路離不開幾代阿拉善人的堅守、努力和傳承,一起再次走進神秘的新晉世界自然遺產“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羣”,共同領略中國西北大漠的別樣風姿。
沙山湖泊羣 蒼涼大漠中的浪漫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北部,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240公里,總面積4.92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動沙漠,其中高大沙山佔總面積的61%。這裡坐落着地球上最高的沙山——必魯圖峰,海拔高度1611.009米,相對高度460米,堪稱“世界沙漠珠峰”。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中心區均爲相對高度200—500米的鳴沙山,響沙如同雷鳴,被譽爲“世界鳴沙王國”。
必魯圖峰所在的高大沙山湖泊羣顯示了巴丹吉林沙漠沙山與湖泊的密切關係,地質類型多樣,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和極高的美學與科學研究價值。爲研究地球地質地貌起源、演變、進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而在這廣袤沙漠中鑲嵌的144個湖泊中,有淡水湖12個,鹹水湖132個,湖泊千姿百態,風光迥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達格圖——俗稱“紅海子”。因礦化度高,隨着季節不同,從春季到冬季,湖水呈現出淺粉、淺紅、粉紅、硃紅、深紅等不同的紅色,有“粉紅少女心”之美譽,在大漠蒼涼的背景之上,畫上了一縷溫情和浪漫。
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 博士生導師 董治寶:湖水顏色變化,主要反映的是一年四季的氣溫變化。氣溫變化導致湖水蒸發量的變化,蒸發量的變化又導致湖水含鹽濃度的變化。鹽的濃度最高時,紅色的嗜鹽微生物在這裡聚集、大量繁殖,使湖水呈現紅色。
保護優先 阿拉善人的努力和堅守
“紅海子”映襯着高大沙山,奇絕的風貌保存和傳承,離不開幾代阿拉善人的努力和堅守。近年來,阿拉善右旗始終堅持“保護與建設並重,保護優先”的發展方針,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48歲的阿拉善人劉維斌,就是其中之一。他堅持每個月進保護區巡護,一干就是二十年。
阿拉善右旗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 劉維斌:每月要來巡護一次,首先看植被的生長量,然後看候鳥遷徙的情況,和去年做個對比,候鳥有鸕鶿、天鵝、白鷺、赤麻鴨。
對於家門口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羣”躋身世界遺產名錄,在這裡生活了近五十年的劉維斌難掩激動。正是無數個像他一樣的當地人身體力行、執着堅守、默默付出,才能讓古老而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原汁原味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讓全人類領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