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茲訪華再掀起中國熱 德中經貿熱度重返黃金時期

德企對於此次德總理蕭茲北京之行抱有極高期待,隨行代表團成員名額非常搶手。(圖/路透)

德國總理蕭茲即將訪華,兩國經貿投資關係再度成爲中國與西方國家關注的焦點。德媒從蕭茲隨行經濟代表團籌組過程中發現,德企對於此次蕭茲北京之行抱有極高期待,隨行代表團成員名額非常搶手,已達到兩國關係黃金時期的水準。而從近日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來看,在4個領域,德國經濟仍然嚴重依賴中國。

據《德國之聲》引述《商報》報導,來自柏林的消息出,隨行經濟代表團名額如此搶手,顯示德國經濟仍然嚴重依賴中國,尤其在化工、電子、原材料與稀土礦等4個領域上。

德國經濟研究所(IW)分析德企高度依賴中國的領域的工業產品進口數據後發現,雖然2023年這些產品的進口總價值有所下降,但是存在對中國高度依賴的產品類別數量仍然基本保持不變。

報導說,德國經濟高度依賴中國進口的200個產品類別中,有85個產品組來自化工領域,其次是電子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電腦配件、太陽能電池板、磁鐵和電池等。此外,機械製造領域所需的一些原材料和礦物質也離不開從中國的進口,其中包括稀土。

《商報》分析指出,利用這種依賴關係,北京不僅可以令中國產品大量涌入世界市場,而且還爲未來更有針對性、更快速的貿易限制創造條件,尤其是那些德企嚴重依賴來自中國的原材料,例如數個月前中國開始設限的石墨、鍺和鎵等。

報導說,雖然此次隨行經濟代表團名額搶手程度,已達到兩國關係黃金時期的水準。但是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武姆(Siegfried Russwurm)並不在名單上。德媒《經濟週刊》分析稱,魯斯武姆曾於2021年的演講中抨擊中國的人權問題,2022年11月蕭茲訪華的時候,曾經在西門子高層任職多年的魯斯武姆也沒有跟去。該協會表示,他這次對前往中國態度謹慎,是因爲擔心遭到北的拒絕。此外,該協會在中國有自已的代表機構,因此也不一定要跟着總理專機出訪。

《經濟週刊》評論稱,中國對德國經濟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市場。鑑於北京不斷地努力佔據主導地位,人們必須尋找一個新的平衡,在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政策和德中兩國及其企業的利益之間做好權衡。目前德國已經邁進「去風險」道路,如今和北京打交道可能越來越難,所以必須要不斷地調整,這需要總理和工業界最高代表之間保持緊密的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