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成案比率低 國民黨智庫喊話教育部正視問題

國民黨智庫今上午召開「校園霸凌通報年年攀升!」記者會。(國民黨智庫提供)

國民黨智庫今上午召開「校園霸凌通報年年攀升!」記者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直言,通報案件逐年攀升,近3年來更是年年破千,成案率低就怕背後有隱情,呼籲教育部,不要再束手、再一籌莫展,正視校園霸凌可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一個很大且永遠抹不去的陰影。

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指出,從2013到2022年間,校園霸凌學生對學生的通報件數攀升速度非常的快,顯示情況嚴重,高中職以上學校從61件成長到429件,國中部分從200件成長到540件,國小則從126件成長到632件,總案件數則從387件成長到1061件,成長5倍多。

陳學聖表示,令人驚訝的是,從2020到2022年這3年疫情期間,校園霸凌仍逐年攀伸,而且是每年破千,霸凌案件以肢體霸凌、反擊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網路霸凌爲主,但這些通報案件最後被確認成案的比例卻非常低,2013年確認比例還有53%,但到了2022年確認成案比例卻只有10%,呼籲教育部不能再不管了,應該重視被霸凌學生的心理陰影。

北市心理健康暨自殺防治委員會委員、馬偕協談中心諮商師羅惠羣指出,在少子女化趨勢下,孩子缺乏人際互動技巧,加上因疫情而來的線上教學,導致孩子回到學校後人際互動技巧退化,對人際互動亦出現不適應等情形,皆爲近三年校園霸凌數字成長的原因之一,建議學校應思考該給孩子更多情感與人際互動的教育,而非僅重視分數。

羅惠羣認爲,未來肢體霸凌可能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網路霸凌與關係霸凌,目前教育部對校園霸凌的相關法規與機制,皆屬被動型,必須要有人通報、進入調查系統中,才能處理,呼籲教育部應建立校園霸凌主動防範與調查機制,相關機制必須要能保護吹哨者,才能透過公權力的運作,有效防範校園霸凌。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2577-5118、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