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好不算本事,初中還能穩住纔是贏家

‍‌曾幾何時,我也是個信誓旦旦的“快樂教育”信徒。

小時候被填鴨式教學折騰得夠嗆,我發誓未來絕不給孩子施壓,畢竟“快樂成長”纔是王道。

但現實狠狠地甩了我一巴掌——孩子上了小學後,身邊的“雞娃家長”們一個比一個猛,我本想做個雲淡風輕的家長,奈何雞血來得太猛烈,最終,我也走上了“佛系雞娃”的道路。

但後來我發現——雞娃本身沒錯,錯的是沒抓住重點亂雞一通,費力不討好!

有的家長雞了無數補習班,雞得孩子頭懸梁錐刺股,結果成績還是不理想;有的家長雞作業,雞得雞飛狗跳,孩子成了“手寫印刷體”,卻沒什麼學習興趣。

最終,我在各種雞娃試驗中總結出一條真理:

小學階段,真正值得雞的只有三件事,抓住了,孩子到初中就不會掉隊!

一、雞閱讀,不雞語文分數

我見過很多孩子,書架上《哈利·波特》《三國演義》擺得整整齊齊,閱讀習慣看似很好,但考試時,閱讀理解還是錯得一塌糊塗。

爲什麼?因爲閱讀≠語文成績。

語文考試越來越“活”,題目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考察理解力、邏輯思維甚至是人文素養。

單靠“讀得多”並不能穩住語文成績,關鍵是讀的深度。

所以,雞閱讀,不是雞數量,而是雞質量!

真正有用的閱讀,是讓孩子在書裡找到思維的鍛鍊場,而不是單純“刷字數”。

有個家長,聽說閱讀能提高成績,直接給娃買了一堆“滿分作文選”和“閱讀理解100篇”,讓娃每天背兩篇。

他的理論是:“背得多,總有一篇能考到。”

結果娃的語文成績一直在及格線邊緣瘋狂試探。

而另一個家長,什麼滿分作文一本都沒買,反而經常帶娃去書店“閒逛”,隨手翻幾頁《三體》講黑暗森林法則,翻到《史記》就聊聊項羽爲什麼沒跑去投靠韓信。

娃越聽越有興趣,回家後自己找書讀,動不動還跟爸媽討論“人性複雜性”。幾年後,這娃的作文直接成爲老師範本。

總結:閱讀不是死磕,而是要激發興趣,思考比背誦更重要!

比如有個小孩,從小泡在各種“雞湯文”裡,天天讀《勵志故事100篇》,背得滾瓜爛熟。

考試時,閱讀理解的答案,永遠是“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結果老師評語是:答得很感人,但完全跑題。

另一邊,一個孩子從小讀歷史書,看完《明朝那些事兒》,他知道崇禎皇帝是個勤政但性格偏激的人;看了《人類簡史》,他明白社會規則是如何形成的。

結果呢?他做閱讀理解時,不但能精準答題,還能寫出老師沒見過的獨特見解。

所以雞閱讀,雞的是“思考力”,不是單純的“感動自己”!

二、雞運動,不雞“聽話”

雞運動,不是爲了讓孩子長高,而是爲了讓他心理更強大!

很多家長拼命雞孩子寫作業,雞得孩子駝背近視,雞得脾氣暴躁,雞得青春期後直接“封閉社交”。

但事實證明,運動是孩子最好的“心理按摩師”——運動多的孩子,抗壓能力強,性格更開朗,長大後不會一遇到困難就“躺平”。

有個孩子,從小被父母管得死死的,啥都不讓碰,就怕磕着碰着。

小學六年,他只幹了一件事:做題。初中後,學習壓力加大,孩子扛不住,天天哭着喊着不想上學。

另一邊,另一個孩子每週都去踢球,回家不是在寫作業,就是在和隊友商量怎麼打下一場比賽。

到了初中,他成績雖然一般,但心理抗壓能力超強,老師佈置再多作業,他都能笑嘻嘻地扛過去。

因此,運動帶來的不僅是健康的身體,更是強大的心理素質。初中以後,拼的不是誰做題更快,而是誰扛得住壓力!

再比如有個孩子,成績不差,但脾氣爆得像火藥桶,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就鬧情緒。家長急得直跺腳,帶他去上情商課、心理諮詢都沒用。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孩子參加了籃球訓練,結果打了幾個月,脾氣居然穩定了許多。

爲什麼?因爲運動讓他學會了“輸贏是常態”,不再一遇挫折就崩潰。

運動能鍛鍊的不只是身體,更是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三、雞英語,不雞刷題

英語這東西,小學階段能雞多少,就雞多少!

爲什麼?因爲英語是個“積累型”學科,早學一點,就輕鬆一點。

等到初中才發現聽力聽不懂、單詞背不完、語法一團糟,那就晚了!

比如有個家長,覺得小學英語“無所謂”,到初中再學也不遲。

結果初一開學,娃一上英語課就蒙了,聽不懂、不會讀,考試一塌糊塗,天天靠蒙題。

另一個家長,早早給孩子啓蒙,從分級讀物到外教課,孩子從小習慣了英語思維,到了初中,別的孩子痛苦刷語法,他已經能輕鬆做閱讀了。

英語就像滾雪球,早滾一點,初中就不會被壓垮!

有個家長,每天讓娃死背50個單詞,娃背得昏天黑地,但用起來還是磕磕絆絆。另一邊,另一個家長不讓娃死背,而是讓他每天看英語動畫、聽英語故事。

幾年後,第二個娃不僅詞彙量大,口語也溜得飛起。

英語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靠長期的語言浸泡!

所以說,雞娃,並不只是雞作業、雞刷題,而是雞思維、抗壓能力、學習方法。

還包括:

雞閱讀,培養思考力;雞運動,培養抗壓力;雞英語,培養學習能力。

這三點抓住了,孩子初中後自然不會掉隊,家長也不用雞得筋疲力盡。

與其讓孩子做題做哭,不如讓他真正掌握學習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