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自殺防治日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籲「同心協力防自殺」

記者會結合政府單位、國內心理衛生相關團體,將於臺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共同呼籲政府單位與社會大衆同心關懷周遭親友心理健康,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締造更高品質的社會安全網。

爲呼應今年世界自殺防治日主題,臺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特邀請專家學者參與並探討自殺防治的重要議題與策略,並於會中回顧自殺防治中心15年來的工作成果及未來展望,也特別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所帶來的影響,以及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的持續上升等議題,定調爲本次學術研討會之兩大主軸,以加強關注因爲疫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與年輕族羣的心理衛生需求及自殺防治策略之制定。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80萬左右人口死於自殺,更有1億多的人口因自殺事件而深受影響。臺灣自2005年成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以來,正邁入第15個年頭,在政府與民間合作之下,臺灣的自殺死亡率自2006年(總計4406人,每10萬人口19.3人)最高峰,逐年下降,並於2010年退出國人十大死因之列持續至今。自殺死亡人數在2019年下降至3864人,不僅顯示自殺防治工作的成效,亦成功傳達「自殺是能夠預防」的重要概念。

但值得注意的,與2018年相比,2019年男性自殺死亡人數增加3人、女性則減少4人;15-24歲青少年族羣增加47人(增幅22.4%)、65歲以上老年族羣增加5人(增幅0.5%),14歲以下較2018年相同,其他年齡層則下降。

根據2019年自殺企圖通報資料統計結果發現,全國自殺通報總計3萬5324人次,其中男性佔35.4%、女性佔64.6%;與2018年相比,14歲以下及15-24歲自殺通報人次佔率上升,其他年齡層則爲下降。14歲以下及15至24歲的自殺企圖者中,除了情感問題與精神疾病問題外,校園問題也是主要自殺原因,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爲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文化環境等互動的結果,防治工作是跨領與跨團隊的巨大工程。

李明濱指出,臺灣自殺防治學會自2013年便開始推動自殺防治法之立法,以利自殺防治工作之永續經營。學會邀集精神醫療、公共衛生及法律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共擬提案版本,陳請立法委員提案。在朝野立委的努力下,《自殺防治法》終於去年5月31日順利三讀通過,並於同年的6月19日由總統公佈後生效,自殺防治法施行細則於今年8月6日發佈施行,相信透過自殺防治法的具體實施,定能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資源,結合民間完善的自殺防治體系,使自殺防治成效更往上提升。

此外,李明濱表示,今年特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年滿15歲以上民衆約有45.4%的民衆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以來因疫情關係感到壓力,其中24.8%爲日常生活壓力、23.4%爲工作/經濟壓力、18.7%爲心理健康壓力、17.0%爲身體健康壓力、10.8%爲家庭人際壓力。臺灣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已挺過首波的心理社會衝擊,但也千萬不能輕忽疫情的長期壓力,全民仍需同心協力共同邁向疫後心理重建。

李明濱呼籲,在民衆身處的羣體之中,可能就有許多情緒困擾而需求助的親友,若能透過網路或媒體的特性加強宣傳「自殺防治守門人」訊息,儘管無法見面仍能傳遞力量幫助民衆,並建立對自殺防治的正確認知,同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技巧。這時簡單的一句關心,都可能幫助處於自殺風險當事人看見生命的一線希望。「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無論民衆身在何處、擔任何種角色,皆可以成爲珍愛生命守門人,實踐「同心協力防自殺」之理想境地。

※自殺警語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