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翊製藥發揮整合優勢 揮軍CDMO

祥翊製藥憑藉自身的優勢,擁有7張美國藥證。圖/財訊提供

祥翊製藥憑藉自身的優勢,擁有7張美國藥證,其中,6個品項已在美國上市銷售,成爲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原物料與製劑垂直整合業者祥翊製藥,2023年4月才攜手客戶,向衛福部食藥署(TFDA)申請孤兒藥的上市許可;10月27日便公告,與美國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學名藥針劑產品Cyclophosphamide(CPA-I),成功取得美國FDA藥證。

從旭富到祥翊 拚垂直整合

乘勝追擊之下,祥翊12月1日再度公告,首批藥品已經在11月底出貨,後續依照訂單與生產排程分批出貨,準備大搶1億美元的商機。

作爲國內少數具有開發與生產小分子、高活性,及特殊藥品能力的祥翊製藥,雖也是學名藥廠,但卻透過自身的優勢,做出區隔。憑藉着自身的優勢,自2017年來取得首張美國學名藥證,迄今擁有7張美國藥證,其中,6個品項已在美國上市銷售,成爲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

「祥翊製藥的前身,與旭富有着緊密的關聯,現在更是互補合作的關係。」祥翊製藥創辦人吳永連說。

《財訊》雙週刊指出,其實早在2012年,時任旭富董事長的吳永連就認爲,生產原料藥的旭富,業務量已經飽和,爲了要讓旭富迎接下一個10年、20年,重心勢必要往下游製劑製程發展。爲了找人、找錢、找地及找題目,就成立了子公司安盛製藥,進行一切相關籌劃。

在業界20年資歷的吳永連回憶,那時候能說服旭富董事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與其他的學名藥廠做出區隔。在選題上,就要鎖定發展高單價、高活性、高技術門檻的利基產品,以及低競爭的環境,也就是鎖定藍海市場。

但想要創造三高一低的環境,前期的投入需要相當龐大的人力與金錢,回收期卻可能要超過10年,纔看得到成績單。公司前期階段需要持續燒錢的挑戰,立刻讓背後的大股東們以具有潛在風險爲理由,而放棄繼續挹注資金。

「當大股東退出,殘局總要有人收拾吧!」於是吳永連在2014年自己跳下去擔任董事長,成立祥翊製藥,募資、引進國外人才。「從前置期到現今,大概走過10個年頭,正好是開始成果發酵的時期了。」

吳永連認爲祥翊的優勢在於,當初在旭富時保有的原料藥相關技術,到這10年往中下游各種製藥製程的設備,及製藥的技術等,都已經兼備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