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廢全面宣戰 張善政表揚績優淨海志工

桃園市長張善政17日出席111年績優淨海志工頒獎典禮,表揚績優淨海志工。(蔡明亙攝)

桃園市海岸線長達51公里自然景觀豐富,爲保護生態資源,首要消除垃圾,單靠政府人力不夠需民間協助。市府招募海岸巡護志工、海洋環保艦隊及環保潛水隊,建立志工授階獎勵制度,公開辦理晉升授階儀式分享榮耀。今桃園市長張善政表揚績優淨海志工團隊並授旗新隊伍,感謝志工付出,新隊伍也宣示成軍投入清除海廢行列。

桃園沿岸擁有許厝港溼地、草漯沙丘、觀新藻礁、新屋石滬等豐富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市府2018年起招募海岸巡護志工,協助清除海灘垃圾,目前已成立16支隊伍、共582位志工,服務時數達12萬6千小時,平均每人每年出勤54小時。

市府也與中壢、桃園區漁會及臺灣中油公司結盟成立3支海洋環保艦隊,共106艘船加入,每次出海作業會協助打撈海漂垃圾,累積出勤次數達8731次。另自2019年起成立7支環保潛水隊,總計170名淨海潛將,協助清除海底垃圾,累計出勤357人次,全方位向垃圾大軍宣戰。

桃園市長張善政17日出席111年績優淨海志工頒獎典禮,表揚績優淨海志工。(蔡明亙攝)

張善政表示,無論是海岸、海上或海底垃圾清除工作,都有賴淨海志工辛勞付出,讓桃園海洋變更乾淨。桃園在去年全國各項考覈成績優異,包括竹圍艦隊長興3號及國賓168號榮獲海洋委員會全國最佳環保艦隊特優獎、桃園環保潛水隊獲全國潛海戰將團體組第1名、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黃志誠所長也獲選全國績優潛海戰將,展現淨海志工服務價值。

張善政今也爲新進的環保潛水隊授旗,歡迎新成員加入海廢清除行列,並頒發團體獎及個人獎等獎項。他說,感謝淨海志工的績優表現,爲守護海洋建立最佳典範。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宋欣真表示,桃園連4年在海洋環境管理考覈榮獲全國特優,感謝所有志工及相關單位努力,盼未來在海洋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工作都能做得更好。

環保局說明,海洋垃圾是全球性環境問題,對海洋生態系統、經濟、社會和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影響,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垃圾隨水流和風浪移動,破壞、污染海洋生態系統,且海洋垃圾含有許多有害物質,例如鉛、汞或有機氯等,進入海洋生物體內,威脅海洋生物生存及繁衍,並經由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全民減塑行動已刻不容緩。

海岸管理工程處提到,海洋廢棄物約有7%爲漁業廢棄物,爲避免廢棄漁網流入海洋,市府建立廢漁網回收再利用機制以來,至今已收購46.5公噸,其中22.3公噸售予業者再利用,回收率達48%,成績勇冠全國。6月底也規畫在竹圍和永安漁港進行收購,盼透過源頭管理及循環經濟,減輕海洋環境生態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