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管豪擲6000萬養出三個“廢柴”,看完之後你還想“卷”嗎?

一位60歲的香港駐上海外資行高管,回顧了自己的大半生後發現,他爲三個孩子花費了6000萬港幣,但卻沒有一個孩子在世俗意義上取得了成功。

他的長子今年34歲,父母曾供他到英國一所名校學牙醫,但畢業後他對這個行業卻毫無興趣。於是他轉行成爲了一名攝影師。幾年後,他又對神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出國深造。目前他沒有工作,無法自給自足,只能依靠父母的支持生活。

次子今年31歲,在英國一所名校學習建築學。畢業後,他在香港政府工作,收入不高,勉強能夠獨立生活。至今他仍然沒有自己的住房,只能和父母、姐姐擠在一起。

最小的孩子今年已經26歲了,被送到英國讀書後,卻因無法適應而在一個學期後抑鬱,最終被學校建議退學。他回到香港接受了一年多的心理治療,才慢慢走出困境。目前,他在澳洲從事藥劑師工作,然而,收入卻無法支撐他的生活,仍然需要依賴父母的支持。

這三個孩子從小接受的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參加各種培訓班,並被送到國外的頂級大學就讀。他們都在金色的光環下成長,擁有閃耀的履歷。然而,他們都未能實現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也沒有達到事業的巔峰。如今,他們仍然依賴父母的經濟支持,無法獨自面對生活的壓力。

三個孩子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從小在名校的培養下成長。他們看起來像是令人羨慕的“海龜精英”,但他們的人生卻並非一帆風順。父母的期望和託舉似乎成爲了他們的負擔,使他們無法獨立生活。在金鑰匙的陪伴下,這3個孩子離不開父母的支持,一直在“啃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名校背景、培訓班以及海外留學並不是成功和幸福的保證。重視孩子的發展和自主能力培養,或許更爲重要。每個人都應該被給予發展的機會,而不僅僅是依賴家庭的財富和社會地位。

人們常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然而,真實情況卻是,大樹底下幾乎寸草不生。因爲那些強硬的“大樹”,雖然能夠抵擋風暴,但它們也吸收了太陽光和雨露,讓底下的植物無法存活。

不少父母拿出超過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將孩子送出國門,以便未來出人頭地,但結果往往未必如他們所願。

殊不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度投資,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結果卻很少有孩子能夠真正成才。

成功的培養不僅僅是靠外部條件,更需要培養內在的素養。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指導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爲他們做決策。

鼓勵孩子獨立思考、面對挑戰,並提供他們犯錯的機會。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經驗,孩子才能真正成長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