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雨139人受傷77人已出院 預計9日雨勢仍較大

香港暴雨139人受傷77人已出院,預計9日雨勢仍較大。(大陸央視)

新華社報導,受到海葵颱風殘餘相關低壓槽帶來暴雨影響,香港7日夜晚至8日白天出現地區淹水、公共交通受阻、山泥傾瀉風險高等情況。特區政府8日清晨宣佈香港出現「極端情況」。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此次是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截至18時15分,此次大暴雨中已有139人受傷送醫,其中4人嚴重,34人情況穩定,24人情況未知,77人已經出院。「極端情況」維持至9日零時。

香港天文臺預計,9日雨勢仍較大,之後一兩日仍有驟雨。

暴雨天氣下,香港多地出現嚴重水浸和泥石流情況。香港島東部柴灣道迴旋處,積水在8日早上退去,路面損毀嚴重,道路佈滿碎石及露出鋼筋,有車輛停在迴旋處無法前行。附近有商鋪也發生淹水,商家清晨不得不返回店鋪清理積水。

港府新聞處稱,截至8日18時15分,此次大暴雨中已有139人受傷送醫,其中4人嚴重,34人情況穩定,24人情況未知,77人已經出院。

陳國基8日下午聯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代表舉行聯合記者會。陳國基表示,今次是特區政府首次宣佈「極端情況」。即使香港天文臺其後改發較低或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在「極端情況」存在期間的工作安排等同於「八號風球」警告信號生效下的工作安排,即在「極端情況」下,除必要人員外,其他僱員不應上班。

香港天文臺7日23時05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截至8日15時40分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已超過16個小時,是有紀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香港天文臺署理臺長李立信指出,過去24小時,香港大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300毫米,部分地區超過600毫米。過去24小時,天文臺總部測得的雨量超過600毫米,約爲全年平均總雨量的1/4。

據介紹,截至8日正午,特區政府渠務署已確認近60宗水浸報告,約40宗已紓緩,剩下10多宗仍在處理。渠務署署理署長徐仕基表示,水浸主要原因是降雨強度大大超過有關位置的排洪能力,持續下大雨,雨水未能及時排走。

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介紹,警務處已接獲718宗求助,消防處接獲343宗求助。8日白天洪水退卻後,發現有超過130輛汽車熄火停在路中,已有超過一半車輛被移走。

香港雨勢8日下午逐漸轉弱,市面陸續有店鋪恢復營業,不少市民外出到超市、菜市場採購生活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