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翻轉階級讀臺大也沒用?校友曝「畢業7出路」 網嘆:文組悲歌

一名臺大校友分享自己身邊校友的狀況,歸納出畢業生7大出路。(圖/本報資料照)

許多人都期望能夠靠着讀書翻轉社會階級。不過一位一類組畢業10年的臺大校友分享,他觀察身邊30至37歲的一類校友們後,歸納出7類人,其中最成功的就是「階級複製」,在家族事業體工作,或靠長輩人脈安插到親友企業、高官或大企業總經理身邊擔任特助,或是家裡投資加上青創貸款開創事業的人。貼文一出引發熱議。

原PO在臉書粉專「黑特帝大」投稿,分享「畢業10年的可能性」。一、過半從事零門檻、中小學畢業也可從事的工作:泰半是業務性質,像是壽險、產險、理專、房仲、保健食品業務,其他則是庶務性質,不需專業知識、按照SOP的工作,大多是清寒生畢業,從事超商、連鎖速食店、外送員、加油站、櫃檯小姐,體保生不少從事搬家公司。

二、從事與文教藝術相關,但低廉鐘點費的工作:像是補教、可能靠家裡補貼才能度日的表演藝術、薪水不太變動的藝文產業/出版社/基金會專員。三、不光是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原PO曾和40幾歲的理學院、生農學院學長分租臺北的雅房,1個月底薪2萬8,加上加班、加給後纔將近4萬。

四、中小學教師:可能在師大讀過碩士,代理居多,暑假無薪,隔年可能沒工作,大多會抱怨勞逸不均,即便是正式教師也得兼職各種工作,回家後還得加班;五、考公務員:考不上就得一直考,22歲考到32歲大有人在,「看過不少合太(臺大)畢業生,因爲太過有自己的想法不適應體制,碩士畢業多年仍考不上正式教師,也考不上公務員,到現在還在一邊兼差斜槓歐吉桑」。

六、不斷往上讀:延後就業求職焦慮,家境允許就繼續讀碩士、博士,甚至到海外就學,但絕大多數都沒有正式工作,或是從事領鐘點費無保障的工作,暑假也沒薪水。七、最成功的一羣人:「複製階級」,在家族事業體工作,其後擔任接班人;或家中長輩人脈安插,到親友企業、高官或大企業總經理身邊擔任特別助理等,這類學習機會多且可建立人脈關係的職務;或家裡投資,加上申請青年創業貸款開創自己的事業。

對此,許多人紛紛迴應「感謝學長分享,最近去吃火鍋已經在練習擠霜淇淋了」、「文組悲歌」、「活生生血淋淋的真實臺灣社會」、「爲什麼這麼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