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美國往事》:卑賤的人生寫成詩

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

不知不覺,《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已經上映40年了。

雖然影片在1984年于波士頓首映時口碑和票房都不太理想,但在之後數年還是成爲一部影史經典。而於2010年後,一些原本刪減的片段重新修復,將229分鐘的片長提高到251分鐘,影迷們得以更多欣賞到導演的整體藝術構思,影片的價值也推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這部節奏舒緩,時長超過4小時的影片,早已不符合短視頻潮流中的觀衆審美了。但今日它仍然在豆瓣前100位受歡迎之列,未來也不會因爲時間的增加而丟失成色,將永遠矗立於電影歷史的長河之中。

《美國往事》海報

意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從副導演做起,在40年的從影生涯中只獨立執導過7部影片。來到好萊塢後,他先是抄襲了黑澤明的故事,拍攝了三部“鏢客”西部片,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而後又推出了《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美國(歷史)三部曲”。《美國往事》是他一生最後執導的影片,也是他最受好評的作品。

如今賽爾喬·萊昂內被普遍認爲是一位被低估的大師,雖然生前他沒有獲得過太多電影節的青睞,但藝術風格獨樹一幟,不僅僅是曾在商業上獲得過短暫成功。

老頭在片場指導《美國往事》的演員。據說他曾拒絕過擔任《教父》導演的機會。

《美國往事》劇照

《美國往事》從類型角度來說是一部標準的黑幫犯罪片。故事描寫了美國20世紀30年代在禁酒令管控下,幾個年輕人做黑市犯罪生意崛起,最後大部分橫屍街頭。到了1968年,已經年過六十歲的主角“麪條”倖存於世,在社會總體“反工會黑幫”的背景下重新釐清了當年遭遇的真相。

影片有三條時間線索:“麪條”肆意妄爲的青少年時代,和小夥伴們漸漸走上犯罪道路;幾人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最後卻沒有換來好結局;晚年時,主角已漸漸遠離幫派生活,而重訪故友,總結了一生的得失。

這橫跨幾十年的故事長度,大約相當於《教父》三部曲的容量。

影片主演是當時40歲的羅伯特·德尼羅。他在影片中橫跨30年的演技讓人叫絕。

在年輕一代眼中,比如《芭比》中的角色就開啓吐槽彈幕,說“老男人都喜歡看《教父》”,《教父》大概已經成了殭屍般的“男性文化符號”。但在影片最初上映的1972年,它卻是夠潮夠時尚的,以至於全美道上兄弟都在學影片裡的穿衣打扮和談吐,把自己塑造成“想象中的上流社會”。《教父》開創性地塑造出一種“黑幫文化”,像成功洗腦的廣告,打造出了“男人應該成爲的樣子”。

在12年後,當《美國往事》同樣出現在黑幫片賽道時,它做了什麼能和《教父》並駕齊驅呢?

不是模仿,而是另一種全新的藝術創新。

影片對生活質感有種相當粗俗的還原,但同時又充滿詩意。

如果說《教父》提升了底層觀衆審美,讓他們去積極學習影片中的腔調做派,那《美國往事》中的人物是根本不需要學習的。他們打家劫舍殺人橫行、花天酒地玩女人,甚至兄弟之間的背叛反目,就是會在現實生活中上演的犯罪活劇。影片絲毫沒有美化人物的品德和理想,甚至主角“麪條”的做法會比“教父”更令人不齒和真實,足以被今日女觀衆打入死牢。

但這些浸染血淚的日子,在電影中看起來,卻又有另一層意味。

黑幫老大麴折動盪的發家衰敗史,製成央視新聞紀錄片,是警醒世人的教育材料;寫成收費閱讀的自媒體公衆號,是地攤文學花邊獵奇的通俗故事;但用詩歌的方式寫出來,卻是某種意義上的人生哲理,看透的是生命的真相。

一生野心勃勃去追索,獲得過一些,也丟失了不少。臨老一看,才發現兩手空空,曾經的一切都是夢幻般的泡影,終將逝去。黑幫的生活,雖然是犯罪,但對於人生來說,大起大落的跌宕,快意恩仇的落差,正是看破紅塵的佛家教材。

影片中很多出現的鏡子、煙氣、光影等變化,都像人物的跳躍的思緒,增強了影片的一種夢幻氣質。

《美國往事》不算是敘事上很通俗的影片。它截取的是一些主角的人生片段。在229分鐘的刪減版裡,情節有時會突兀地發展,好像中間莫名丟失了一些部分;在251分鐘的修復版本中,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這些跳躍的情節仍然會有頓挫之感,但段落之間的連接因爲電影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而更有機地連接在了一起。

讓人想起了如《追憶似水年華》那樣的意識流小說。有時路邊傳來的一陣歡笑,陽光從樹蔭中一閃而落的光影,不知哪裡飄來的食物香氣,會瞬間讓人恍惚,回到幾十年前那個無拘無束的少年時光。

人年輕時不曾理解人生的長度。只有到了一定的歲數,纔會想起來許許多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的是有長遠意義的,有的只不過當時當日一時的氣氛和歡樂罷了。影片選取的,可能都是對於主人公來說,回頭來看最爲重要的那些時點,所以敘事上不會交代得前後太滿。

人物的合影,能看到變化,是歲月留給我們的痕跡。

在影片中,觀衆能清晰看到“麪條”的變化和成長軌跡。特別對於男觀衆來說,有一些尤其真實而殘酷的,讓人意難平的部分。

最核心的是略美化過的“兄弟情”。這種樸實的情感,是青少年一起無拘無束地玩樂,爲了給朋友報仇可以義無反顧入獄,而出獄後發現朋友仍然和自己公道地合夥分賬。雖然業務上有激烈爭吵,卻又立刻還能歡笑玩樂,不會在心中留下芥蒂。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這些美好的事情,我們期盼的“一生的朋友”,卻幾乎不可能連續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在影片中,“麪條”最終被好兄弟麥克斯背叛,原因有些語焉不詳。但是三十年過去,人變成老頭時,當麥克斯知道自己無路可逃,他還是希望“麪條”送他上路,這裡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而“麪條”同樣因爲這種情感,選擇了放下,不去向麥克斯復仇。

在吳宇森的影片中,“道義”的喪失一定要用血債來償還,哪怕手足兄弟也一樣。但是在《美國往事》裡,橫跨了幾十年的不是“道義”,而是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留下那些回憶。其他都不重要了,到最後,你我心裡還留給對方一個位置。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人”往往代表的是利益和數字。只有老到一定程度,纔會發現“人”的價值就是“人”本身。背叛了友情,因爲什麼原因似乎也不用深究了,只有日後再見時,說“這件事就這樣吧”的一種態度。

老年“麪條”釋然地不去論對錯虧欠了,談的只是放下,告別對方,和自己和解。

兄弟反目是很多幫派片裡都有的情節。本片的意外是,反就反了吧,那我也不會對你開槍。

“愛情”在“麪條”的人生中也曾經有很重要的位置。少年時他曾有機會和女孩好好交往,兩人還一起念着宗教法典,頗有神聖的結合意味。但是因爲他被仇人堵在街口羣毆,這個機會稍縱即逝。而後他出獄希望好好去愛這個女孩,女孩卻還是看不上他混社會的前途,要去好萊塢往上走,“麪條”一怒之下又在汽車後座強姦了她,之後又開始酗酒吸毒,徹底毀了自己的人生和希望。

這些情節的烈度和反轉,是無比激烈的。甚至時下狗血劇、網絡虐戀小說也可以這麼去寫。但影片中人物的心境,觀衆卻是看得明明白白的,一刻也沒有作假。“麪條”表白被女孩拒絕後,他的憤懣不平到暴力脅迫,都是不齒的行爲,但他的暴力不是爲了尋歡,而是爲了在自尊上證明什麼,或是用一種難以理解的方式把女孩挽留下來。

年輕的女孩,在麪粉揚起的煙塵中舞蹈,是少年心中永遠的夢。但是他不配得到她,最後還是好兄弟染指了。可能因爲他根本不懂女人。

在導演的訪談中,他談到“黑幫分子就是這麼表達愛情的”。大部分女人對他們來說都是玩物,但有些女孩對他們來說是美好而特別的白月光,然而他們的人生視角決定了,他們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怎麼才能和女孩好好交往。

這些命運悲劇,是性格決定的,但跟大部分男觀衆的遭遇似乎也有相通之處。而再往前看,人也不是天生就這麼偏執的,根源是自幼惡劣的生活環境。

他像一個富有的紳士一樣,向女孩真誠求愛,卻被拒絕了。隨後他就在車裡強姦她。這情節是很令人心碎的。

回溯主角們成長的少年時代,他們處在叢林法則之下的貧民窟,誰強誰是老大,很早就學會了以市井手段爲自己謀利益,坑蒙拐搶都是家常便飯,作奸犯科也沒什麼大不了,他們不知道這其實都是污穢卑劣的行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只看重友情、愛情、人的奮鬥向上這些美好的品質,確實也是美好的。

《美國往事》對童年時代的描寫部分大概有一小時,單拎出來看,是一出無比細膩的兒童劇。比如一個看起來身體還沒發育成熟的小男孩,就學會了拿奶油蛋糕去和稍大點的未成年少女換取性交易,簡直是駭人聽聞。但他在等待的過程中,因爲忍受不了美食的誘惑,嚐了一口奶油,又一口,最後反而自己把蛋糕整個吃掉了。這裡有一種真實的童趣。

顯然孩子們並不明白他們的做法到底有什麼不妥,他們甚至對自己想要什麼的慾望都分辨不清。這些天真夢寐的狀態,會讓觀衆對這些孩子心生一種同情。

孩子更想要的是食物,男人真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未必。

“男人至死是少年”,並不是說主角無需對犯下的罪行負責,而是他們從來沒有長大過,不清楚人應該怎麼過纔是有價值的。他們只是隨波逐流,像大部分普通人一樣尋歡作樂,不擇手段攫取更多金錢,換來社會地位和滿足野心,最後才發現什麼也沒剩下。

往大了說,就像鼓吹成功和發財的“美國夢”一樣,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騙局和神話。留下的,是一路駛過街面的,攪碎一切的垃圾車。

大部分男觀衆可能也沒想明白這件事,我們每天努力搏名和逐利,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呢?但是“麪條”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想明白了。

“愛情”是假的,“友情”也是假的。吸上一口大煙就知道,想要的會立刻出現。

《教父》就像小紅書上的日記,代表了一種想象中的物質生活方式。但《美國往事》說的是,這些原本就沒什麼意義啊,你以爲追尋到了,只是錯覺而已,轉眼也就沒了。

《美國往事》的底子是很悲涼的,說的既不是美國,也不是社會問題,而是每個人的人生。

在影史上很著名的一個笑容中,影片結束了。他在笑什麼?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