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徵程)

本報記者 鬱靜嫺 李曉晴

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廣西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裡,一株株甘蔗正在拔節。種苗良種化,全程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甜蜜的事業”充滿新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爲新時代新徵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甘蔗產業全鏈開花,蔗農日子越過越甜,折射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鄉村全面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強國建設,一幅幅鄉村全面振興的壯美圖景徐徐鋪展。

從“會種蔗”到“慧種蔗”

農業現代化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把農業建設成爲大產業”。

廣西崇左市新和鎮慶合村的甘蔗林裡,甘蔗已長至3米來高,遠遠望去彷彿一片大蔗海。每兩行甘蔗之間,分支滴灌帶細密分佈,隨着肥水緩緩滴出,水分和營養直達作物根系。

水肥一體化控制車間內,種植大戶勞鍾運正用手機操作“一鍵式”灌溉。“有了這套系統,別看小蔗田變成大蔗海,種蔗依然很輕鬆。兩個人能管理3000畝蔗地,畝產增加1噸,還能節約兩成肥料、三成水。”

不只在慶合村,今年崇左市共建成甘蔗水肥一體化示範基地16.67萬畝,建設數據控制系統25個,物聯網、北斗定位、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蔗田測量及甘蔗生產各環節……越來越多的農民從“會種蔗”到“慧種蔗”,見證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綜合實力。

廣西甘蔗、延安蘋果、贛南臍橙、棗莊石榴……新時代以來,各地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依託特色資源,把鄉村資源、生態、文化優勢轉化爲產品、產業優勢,一個個鄉村產業茁壯成長。

產業興農,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駛上產業化“快車道”。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建設3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地方建設8000多個省市縣產業園,成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質量興農,科技成色更亮眼。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3年的63%,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金扁擔”含金量越來越高。

綠色興農,促進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一場深刻革命。“十四五”時期,我國出臺首部農業綠色發展專項規劃,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雙減。到去年底,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登記總數達7.5萬個。

綠色產品多起來,產業結構優起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越來越亮。

從小生產到抱團發展

廣大農民共享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要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

來賓蔗農52萬人,佔全市農業人口一半,“甜蜜的事業”如何鼓起千家萬戶的“錢袋子”?

袁智陸是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種蔗大戶,也是周邊蔗農的“田保姆”。“上個榨季,兩臺聯合收割機收了4000多噸,幫蔗農運到糖廠過磅交易。”這些年,袁智陸種植的甘蔗田從30畝擴大到100多畝。

豐收還得增收。糖料蔗訂單種植,“首付價+糖價”聯動機制讓廣大蔗農日子“更甜”。“每年2、3月份種植期,糖廠就組織農戶簽收購訂單。如果當年糖價高,還會二次聯動結算,讓蔗農享受糖價上漲紅利。”廣西東糖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唐斌兵介紹,今年集團在廣西的8家糖廠新增訂單合同農戶9245戶。

在廣西,隨着“企業+農民合作社+蔗農”等生產經營模式落地,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越做越大,幫助小農戶畝均生產成本下降超過200元。

鳳凰鎮龍頭村,連片蔗海掩映下,村道旁錯落分佈着新建的小樓。“腰包鼓起,村裡越來越多的人建起‘甘蔗樓’,開回‘甘蔗車’。”村黨總支書記張鑫高興地說,上一個榨季,全村進廠糖料蔗6.12萬噸,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多元。

從小生產到抱團發展,甘蔗經營體系的變遷見證了我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廣袤鄉村活力奔涌。

看全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紮根田疇,聯農帶農、興農惠農,爲鄉村全面振興增活力、添動力。近220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近400萬個家庭農場、109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涌現,“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等多元經營方式共同發展,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

一組數據印證飛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實現跨越性增長。2023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3年的2.81縮小到2.39。

鼓起“錢袋子”,過上好日子,廣大鄉親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勁頭更足。

從田間到車間

全產業鏈發展提升綜合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依託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根甘蔗能變成什麼?

“我們每年可消耗近4萬噸蔗渣製漿,生產出的餐具可以實現90天自然降解,也可以轉變爲有機肥料。”廣西福斯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許家輝說,公司在建的15萬噸可降解植物纖維環保餐具項目,全部達產後有望帶動就業2000人。

從二產到三產,產業鏈延長拓寬。“我們村靠着甘蔗產業,鄉親們有的開起小吃店,有的到鎮上景區務工,家門口的旅遊飯越吃越香。”崇左市新和鎮卜花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子蓮說。

如今在廣西,從傳統制糖產業,到食品、造紙、環保餐具、生物工程……一條完備的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鏈”起了千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羣。

“吃幹榨盡”的甘蔗產業,折射出各地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帶來的無限可能,見證我國鄉村全面振興的廣闊前景。

產業興——全國已累計培育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羣139個,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產業強鎮350多個,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萬多家。

消費旺——2023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5萬億元,比2014年增長近13倍。城鄉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雙向奔赴”更加順暢。

新徵程上,各地區各部門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奮力譜寫更加壯麗的“三農”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7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