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展覽“酒香飄四海”揭示: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一條美酒之路

日前,展覽“酒香飄四海——宋代廣州公使酒庫與中國酒文化”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展出。該展覽以宋代廣州公使酒庫的發現和研究爲切入點,講述了廣州酒器、名酒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不解之緣,將中國美酒香飄世界的故事娓娓道來。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李竈新表示:“通過這個展覽我們想告訴大家,‘海上絲綢之路’不光是‘陶瓷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白銀之路’,它還是‘美酒之路’,這也是本次展覽最大的亮點和突破。”

從一口宋代水井說起

走進展覽序廳,宋代廣州公使酒庫水井的石井欄就陳列在入口處。清冽的水花飛濺,一千多年前古人打水釀酒的繁忙景象似在眼前。

李竈新介紹,2000-2009年期間,考古工作者對南越國宮署遺址(原兒童公園)展開主動性考古發掘,在遺址西北部發現一處宋代大型院落式建築基址,經研究爲宋代公使酒庫。

井欄是一口水井凸出地表的建築部分。李竈新說:“宋代廣州公使酒庫只發現了這一口水井,它隨着公使酒庫的廢棄而廢棄。我們在水井底部發現了被砸碎的石井欄,後經拼接得以還原。可以說它是公使酒庫曾經存在的關鍵物證。”

李竈新將公使酒庫形象地比喻爲“古代的地方政府接待辦”,政府接待過往官員、外國使節和蕃商等需要的酒水,即是公使酒庫生產的公使酒。

除了水井,酒庫位置還殘存有五個相連的大型半地穴式竈。“根據竈口的大小可知,上面鍋的直徑應有一米多。這些竈是蒸煮米飯和酒釀好之後蒸煮殺菌的地方。”

遺址位置處,還出土了大量的醬釉罐、醬釉盆、黑陶大甕等釀酒和儲酒的器皿。底部墨書有“公使”二字的青白瓷碗更是進一步佐證了公使酒庫的存在。

公使酒庫沿用兩百餘年

展覽現場可以看到,公使酒庫出土的大量儲酒用醬釉罐都帶有印文。它們有的是年號,如“政和元年”“大觀三年”“政和三年”,有的則是酒的品牌,如“百花春”“真珠紅”“清香”,還有的以“某宅號”“某宅酒”命名,如“韋宅號”“奇峰宅”等。

李竈新告訴記者,“某宅號”“某宅酒”這樣的品類屬於寄造酒。“宋代,公使酒庫產酒質量上乘,不少官員向政府申請使用私人資金在這裡釀酒,這種酒就叫作寄造酒。它只供官員自行飲用,不允許民間兜售。”

從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始設,到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因改闢貢院而廢棄,兩百多年時間裡,公使酒庫曾招待官員、蕃商無數。

根據考古發現的廳堂、房舍、廊屋、庭院等建築遺蹟,有研究者對宋代廣州公使酒庫的平面圖進行了復原。復原後的公使酒庫面積約4500平方米,房間約180間。

“它比宋代湖州、明州等地公使酒庫的面積都大,和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的宮廷內酒坊規模相當。這從側面說明當時廣州商貿繁榮,接待任務繁重。”李竈新說。

“南海Ⅰ號”裝有大量廣州公使酒

八百多年前,著名南宋船舶“南海Ⅰ號”沉沒前就曾靠岸廣州,並在這裡裝載大量廣州生產的公使酒和私酒準備遠洋貿易……

如今,考古工作者在“南海Ⅰ號”沉船第9、10號艙發現大量自銘“酒墱”“玉液春”“吳字號”“樑宅”等廣州生產的公使酒和私酒。

“可以想象,‘南海Ⅰ號’在準備駛離廣州前,船上的綱首、梢工、作頭等在廣州享受了豐盛的市舶宴。他們還獲贈或購買了大批美酒。”

李竈新解釋,利用先天的港口優勢,北宋時期的廣州成爲東西方往來船舶的重要站點。爲方便對海上貿易進行管理,北宋朝廷最早於開寶四年(971年)在廣州設置市舶司這一專門機構。

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員對往來蕃漢商人熱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時有“閱貨宴”,停靠港口住舶期間提供酒食,離開時設市舶宴餞行,宴會所需費用及接待用酒主要由公使錢庫和公使酒庫提供。

“‘南海Ⅰ號’上大概有200多壇這樣的酒,經估算重約4噸。這些酒除了供船上的人自己喝之外,大部分應該是拿去售賣的。”李竈新說。

經研究確認,“南海1號”沉船遺址與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公使酒庫出土了大量形制相同的醬釉酒罐。它們在佛山南海奇石窯、文頭嶺窯中也均有發現。由此可確認這類醬釉酒罐是當時廣州官方或私人釀酒作坊在南海窯定製的。在裝滿公使酒和私酒佳釀後,它們又隨同“南海1號”等商船銷往海外。

不僅如此,香港九龍聖山遺址、印度尼西亞爪哇沉船、新加坡福康寧遺址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沉船和港口遺址也發現了此類醬釉罐。

這些發現正與《宋會要輯稿》的記載“國家置舶官於泉、廣,招徠島夷,阜通貨賄,彼之所闕者如瓷器、茗、醴之屬,皆所願得”相符。“由此可見,宋代嶺南地區盛產美酒,這些產品是古代中外貿易的重要商品,‘海上絲綢之路’也是‘美酒之路’。”李竈新說。

考古專題展需依託紮實的研究

“酒香飄四海——宋代廣州公使酒庫與中國酒文化”展共帶來306件(套)展品,衆多廣東省內外考古遺址、著名窯口的酒器齊聚一堂,展示了我國古代釀酒的悠久歷史,闡釋了絢爛多彩的酒文化。

在李竈新看來,以往的博物館展覽大多追求精品展,傾向於展出造型優美、結構複雜的精品文物,而展覽“酒香飄四海”則有意識地打破既有展覽闡釋框架。

“考古挖出來的東西大多是破碎的,是不好看的。通過研究再到展覽,將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講述出來變得格外重要。”李竈新表示,這樣的展覽難度也更大。

他認爲,將繁雜、凌亂的考古出土物轉化爲展覽,首先需要依託長期且紮實的研究,將故事脈絡梳理出來。與此同時,展覽還需要藉助今天的數字化技術,更生動、傳神地講好文物故事。

展覽現場,觀衆不僅可以通過觀看動畫,瞭解宋代廣州公使酒庫的建築造型和功能分區,參與數字化互動,爲兩千年前的“南越鴻門宴”排布席位座次,還可以在展覽最後章節“汲古釀新”中嗅聞層次豐富的酒香,到展覽的文創專區,與身着古裝的“店小二”進行有趣互動。

李竈新告訴記者,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內涵豐富,南越王博物院還將繼續在此主題上延伸,與海外文博機構合作,爲觀衆解密更多海絲文物故事。

文|記者 文藝

圖|記者 何文濤 文藝(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