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管恆大了 謝金河驚揭6企業藏雷
謝金河認爲陸4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都逾40倍,泡沫化問題比恆大危機嚴重。(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陸地產龍頭恆大債務問題持續發酵,雖趕在9月底前宣佈珠三角近20個建案復工,力挽市場信心,但標普仍估資金缺口高達千億人民幣,風暴仍是現在進行式,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1)日在臉書卻指「恆大已死」,只看如何肢解而已,更擔心陸房市泡沫在即,點名6家企業恐繼恆大之後浮上臺面。
在9月初簽下「保交樓」軍令狀後,恆大微信公衆號「恆大地產在珠三角」日前發文表示,廣州恆大紫荊學府、順德恆大江灣、清遠恆大花溪谷等近20個項目恢復施工,公司雖稱交樓順利進行,但中國指數研究院9月30日公佈的「1~9月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卻顯示,恆大9月銷售額僅170億元人民幣,較8月大減超過5成。
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則認爲,陸銀行對恆大債務覆蓋面有限,雖不至於演化成「雷曼時刻」,但恆大的資金缺口上看千億人民幣,預料公司仍需拋售大量資產,纔有機過度過難關。
雖恆大危機仍在延燒,各界也持關注後續動態,但謝金河認爲,「最近全球都在說恆大,其實現在只看如何肢解而已,像這兩天變賣盛京銀行股權」,反而陸房市泡沫化的問題更值得擔憂。
他援引《日經》報導1990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爆破的房價與所得比爲例,當年東京、京都是18倍、大阪14倍、神奈川15倍;而現在深圳高達58倍、北京56倍、上海46倍、廣州41倍,可見陸房地產泡沫之大。
老謝表示,一個經濟體必然會出現經濟高速增長期,等到成長趨緩,資金流出,高成長累積的泡沫必須清理,這時泡沫吹破,經濟會進入辛苦調整期,臺灣和日本是1990年代的難兄難弟。
1989年尾,日經指數最高到38957點,東京的房價暴漲,1個日本可以買下4個美國,泡沫吹破後日本經濟調整30年。臺灣1980年代跟着日本奔馳,90年代房地產大亨不可一世,國揚股價最高215元、楊天生的長億235元、寶祥650元、寶成建設275元、保固475元。
他更指,房地產泡沫前夕一定會出現股價崩跌、負債膨脹、經營者大力經營政商關係等現象,90年代人稱「泰公」的劉泰英,旗下主掌的黨管會忙得不得了,最後像高雄的建商如宏總、尖美、長谷、寶成幾乎全倒,高雄大樓蓋得愈高,倒得愈快。整個90年代,房市泡沫危機幾乎炸遍全臺灣。
現在這個大浪直撲大陸,用跑百米速度奔馳超過30年的大陸經濟,開始步入臺日後塵,而中央一連串監管行動,更可能使泡沫催化。大陸很多人相信房市只漲不跌,賺到錢的人拚命借錢買房,現在到了算總帳的時刻,謝金河更稱「去年我說大陸即將面臨90年代的臺灣病,現在看起來腳步逼近!」
他也將近日大陸資不抵債、股價崩跌、市值縮水、債務龐大的房企進行初步搜尋,點名債務近千億港元、市值卻僅32.32億港元的花樣年看來不妙;而孫宏斌的融創中國、李思廉的富力地產,還有拍拍屁股走人的潘石屹SOHO中國、在A股上市的華夏幸福、綠地集團,都很有機會逐漸浮上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