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防疫行動不鬆懈 中醫師提醒養生防疫並進

臺中慈院中醫部鄭宇真醫師,提醒預防熱傷害要謹記三元素。(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傳統24節氣今天進入「夏至」,宣告臺灣「暑氣溼熱」的氣候特色登場。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運用節氣,使用三伏貼提前冬病夏治外,更提醒民衆要從生活飲食等方面均衡並進,才能在防疫行動中安度溽暑。

中醫部醫師鄭宇真說,三伏貼使用的「藥餅灸」與「艾灸」同屬中醫的「溫熱外治法」,「艾灸」使用幹艾葉,點燃後放在鍼灸的鋼針上,或靠近皮膚穴位上,透過火的熱源短暫局部加熱促進氣血暢通。「藥餅灸」則是使用辛溫藥材揉成藥餅,敷貼在出現寒涼症狀相對應的穴位,透過較長時間敷貼讓藥力溫動氣血,達到去除體內寒氣的功效。

鄭宇真指出,藥餅灸隨時都可敷貼,但古人發現三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3天,進行敷貼對驅散體內寒邪之氣有加成效果,因此有「冬病夏治」的說法。藥餅灸不必像鍼灸得靜靜坐着或躺着一段時間,適合小朋友,因此「三伏貼」目前多半用於小兒呼吸道過敏症狀等寒邪症狀治療。

另外,炎熱氣候,人容易流汗,水分也容易流失,除電解質不平衡,高溫下也容易讓人昏沉和疲倦,甚至出現「氣短乏力」。鄭宇真特別提醒夏至過後要懂得「避暑」。她提醒使用電扇、冷氣這兩種現代避暑工具,要注意幾個地方。第一、使用電風扇是要讓周遭環境產生對流,達到降溫的功能,不能貪涼長時間對着人吹,以免受到「風邪」。第二、冷氣最好調整到25到28度爲佳,避免人體因爲溫度過低而受寒。第三、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防止呼吸道敏感不適。第四、衣着質料要舒適、排汗以利散熱,戶外活動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做好防曬,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

新冠疫情未歇。鄭宇真指出,勤洗手、戴口罩還是很重要。然而戶外戴口罩潮溼悶熱,常容易在下頷骨皮膚悶出下巴痘。加強洗臉清潔可以幫助減緩下巴痘發生,也可使用慈院中醫部研發的無患子洗劑洗臉,加強消炎、抗敏感,早晚用無患子洗劑洗臉,對下巴痘的舒緩和皮膚泛紅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