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現5800年前 北方水稻栽培證據
東陽遺址中常見植矽體類型。(新華社資料照片)
瀋陽農業大學的學生查看水稻株。(新華社資料照片)
陜西東陽遺址12日發現5800多年前北方水稻栽培證據。(新華社)
陝西渭南市東陽遺址,12日發現距今5800年的水稻遺存,該遺存不僅屬人工栽培品種,更替水稻種植起源、傳播提供新證據。其中水稻葉片、稻穀、莖稈等不同部位的遺存,也象徵當時已有完整的本地栽培鏈。
史前水稻的栽培和馴化,對中華文明誕生與人口增長至關重要。雖然學界對「水稻栽培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結論,已達成共識,但對稻作農業向外傳播的時間、過程仍存疑問與分歧。經分析後,考古工作者發現出土於東陽遺址的水稻遺存,屬於距今5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品種。
根據植矽體區分組織
東陽遺址是仰韶文化的聚落遺址,當時考古工作者在灰坑,依地層與堆積單位的疊壓,逐層提取植矽體樣本、採集土樣。
「植矽體是矽沉澱在植物細胞或組織形成的顆粒,科學家可用植矽體形態、特徵,區分不同植物或不同組織。」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妍表示,據植矽體鑑定與大植物浮選結果,可分析先民農業種植情況。
先民用摘穗方式取得
經大植物浮選後,研究者在66粒炭化種子,找到8粒炭化水稻,並發現水稻扇形的魚鱗狀紋飾,呈現出典型的馴化形態,證明先人食用的是種植稻而非野生稻。吳妍補充,從植矽體鑑定結果觀察,黍和粟佔比最高,水稻比例雖低,但卻發現水稻葉片、稃殼、莖稈等不同部位的植矽體遺存。
「葉片、稃殼、莖稈等不同部位的水稻植矽體遺存,形成較完整的本地栽培鏈,這說明水稻並非靠交換或貿易取得。」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表示,大量屬於稃殼的雙峰形植矽體出現在灰坑,可能是先民用「摘穗」的方式,收穫水稻。
由於仰韶文化初至中期,關中地區氣候能爲水稻栽培提供良好條件;此外,聚落人口增長也促進關中稻作農業發展。許衛紅說,「仰韶文化早中期的東陽先民,以種植粟黍爲主,並少量栽培水稻,這對研究水稻起源傳播提供重要依據。」
小靈通 仰韶文化
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時間約在西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該文化分佈於整個黃河中游(位在今日甘肅、河南省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三門峽澠池縣仰韶村發現,就將此文化稱爲仰韶文化。該文化以農業爲主,其村落或大或小。較大的村落房屋有一定的佈局,周圍不僅有圍溝,村落外也有墓地和窯場。早期房屋以圓形單間爲多,後期則是方形多間爲主。(黃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