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臺塑生醫 長庚大學培育博士 每位獎學金500萬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左起)、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葉文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樑學政、臺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啓、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長庚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楊智偉、臺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協理高俊琦、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宏、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鬆等共同與會。圖/業者提供

產業因應人才荒,紛紛以高薪吸引年輕學子提早就業,使得繼續念博士的投資報酬率相對較低,讓臺灣學生念博士的動機越來越小。長庚大學日前攜手產業,由校長湯明哲與臺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啓代表簽署「龍躍博海」獎學金計劃,以創新的產學合作模式,將資助每位學生500萬元獎學金,支持最優秀的人才攻讀博士班,並保障未來就業薪資及年資,創下國內企業資助博士生獎學金最高額紀錄。

少子化問題不僅影響學校生存,也讓人才市場產生變化。由於國內就業機會熱絡,多數學生優先選擇就業。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來博士班人數減少超過10%,攻讀科技類博士佔比下降約8%,連頂尖大學招生都出現缺額。高階研發人才的短缺,也使得行政院2021年覈定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增添隱憂。

長庚大學湯明哲表示,此次「四年500萬博士生獎學金」構想是由董事王瑞瑜發起。博士人才的數量代表一間公司的研發、創新能量,產業已不只是人才荒,更出現嚴重的「博士荒」,博士級人才短缺,導致學校找不到優秀師資,產業找不到研發人才,博士培育亟待各界共襄盛舉,以持續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面對產業研發能量及學校頂尖師資不足,臺塑企業、長庚醫院及長庚大學,有能力也有決心帶頭做起,合作投入資金與資源,共同培育臺灣最優秀的高階人才。

劉慧啓說明,此次長庚大學邀約「龍躍博海」博士生培育計劃,以產學合作模式,共同培育產學博士。未來從面試、課程規劃、實務參與及出國研究,都會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指導博士生投入再生醫學、幹細胞、與新能源等國家戰略領域研究。

湯明哲指出,「龍躍博海」博士班獎學金計劃,於111學年度博士班招生,報名日期爲4月14日至25日止,預計初期會有10位博士生名額,資助每位學生四年共500萬元的高額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