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歐盟緣何急於改變經濟模式?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道 西班牙《機密報》網站4月27日刊發題爲《世界不再是花園,而是叢林:歐盟爲何執着於經濟安全?》的文章,作者是納喬·阿拉爾孔。全文摘編如下:

“從經濟上講,我們今天的模式已不再具有可持續性”;“我們的應對是有限的,因爲我們的組織、決策和融資都是爲‘昨天的世界’設計的。因此,我的建議……是徹底改變,因爲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加上歐洲影響力的相對下降,要求我們改變視角”。這三段話出自三個不同的人和三種不同的背景。第一段出自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他於2024年4月25日呼籲迅速採取行動,以避免歐洲大陸變得無關緊要,因爲“歐洲可能會死”。第二段出自意大利前總理、歐洲中央銀行前行長馬里奧·德拉吉。第三段出自另一位意大利前總理恩里科·萊塔,他在關於內部市場未來的報告中提到了這一點。三人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歐洲必須做出改變,而且必須快速做出改變,否則就將落後,或者在最壞的情況下,將失去自主權。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曾指出,世界已不再是歐洲曾經以爲的“法式花園”,而是一片叢林。與這種緊急變革的需要相結合的是在布魯塞爾越來越多地聽到的理念:經濟安全議程。但經濟安全議程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它是工業、貿易、技術和地緣政治政策的交匯點。其核心理念是,只有通過這樣一個議程,歐盟作爲政治行爲體的自主性才能得到保護,也就是馬克龍在2017年所說的“歐洲主權”。

貿易規則已經消失。正如德拉吉最近指出的,“其他地區不再遵守遊戲規則,而是積極制定政策以加強其競爭地位”。他解釋說:“往好的方面說,這些政策的目的是將投資轉向它們自己的經濟,而讓我們的經濟爲此付出代價;往壞的方面說,這些政策的目的是讓我們一直依賴於它們。”第一種情況對歐洲來說令人擔憂,因爲它會導致其經濟下滑;第二種情況非常嚴重,因爲它試圖束縛歐洲的手腳。

對於歐盟這個自由貿易的倡導者來說,選擇有兩種:要麼決定適應這一現實,要麼面臨加速衰落,接受這將帶來的地位下降、主權和財富的喪失,接受“威尼斯的命運”:從貿易和創新的強國,變成只爲新貴提供歡樂和娛樂的遊樂園,把自己過去的輝煌作爲面向遊客的展示櫥窗。

近幾個月來,歐盟委員會一直在確定其經濟安全議程。其目標不是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歐洲,而是調整佈局並試圖彌補歐洲在自我保護方面的漏洞。2023年6月歐盟行政部門提出的戰略界定了歐盟經濟安全面臨的幾大風險:供應鏈(包括能源)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包括實體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技術安全,以及“經濟依賴或經濟脅迫的工具化”。該戰略的核心思想是:在別的國家向其關鍵產業提供大量補貼並從中獲益過多的背景下,努力避免歐洲陷入依賴的境地,不要讓歐洲既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也無法確保自身的安全。

所有這一切並不意味着歐洲正在進入閉關自守的狀態。布魯塞爾堅持認爲,經濟安全議程必須與更積極的貿易政策齊頭並進。在尋求與不同國家就關鍵原材料供應問題達成重要協議的同時,使其貿易協議多元化是保持歐洲市場開放的一種方式,即使這一切都建立在市場開放程度將低於現在的假設之上。僅靠經濟安全戰略還不足以應對已經出現的經濟下滑,還必須同時制定新的增長戰略。這是一項艱鉅的工作,涉及範圍從能源成本到歐洲“升級”本土企業的能力,以及如何將大型企業與需要保護中小企業的內部市場生態系統相結合,還有如何在不完全打破歐洲市場的情況下與補貼嚴重的全球市場進行競爭。

有許多想法已經擺在桌面上,比如建立一個真正的資本市場聯盟,以尋找實現既定目標所需的資金;認真討論在關鍵部門使用歐洲債券的問題。歐盟委員會正試圖通過“歐洲戰略技術平臺”和《淨零工業法案》等舉措來引導投資。《淨零工業法案》旨在使官僚程序更加靈活,以便與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相抗衡。(編譯 田策)